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9.10.28
林懷民46年舞蹈生涯的唯一與絕唱
文/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林盈志
還記得《跟雲門去流浪》當年出版之後,我還隨著那年雲門秋季公演「九歌」一起巡迴,在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五個城市的書店跟著林懷民老師辦了五場新書座談。往事歷歷在目,一轉眼,這本書已經十二年了。當時是參與此案的行銷企畫,如今擔任《跟雲門去流浪》新版的編輯。
這十二年裡,台灣社會發生很多事,雲門也有它的滄桑與歡愉:八里排練場火災,社會捐款建造了淡水樹林裡的雲門劇場,雲門演出許多更上層樓的新舞,國際聲譽日隆,每年奔波海外的時間往往高達一百多天。
然後,2017年,七十歲的林懷民出人意表的宣布退休計劃;鄭宗龍將於2020年接任藝術總監。
這些年我也多看了很多雲門舞集和雲門2的作品,跟班跑去看施工中的雲門劇場,期待著整個社會凝聚起來一起完成的劇場開幕;每年都去幾趟淡水雲門劇場看表演,特別喜歡在午場的表演謝幕後,拉開後台布幕,玻璃落地窗外青翠綠意映進劇場的樣子。雲門的作品一直攀登高峰,創造新的經典,當雲門的觀眾真的非常幸福。
如同書中提到的雲門經典舞作,這本《跟雲門去流浪》也是經典。十多年後重讀,回望雲門的旅程,還是非常感動。在國外的旅程不是其他人憑空設想的可以到很多地方玩,出國表演往往就是與時間作戰、與身體搏鬥:工作人員搶時間搭好舞台、設備、燈光、布景、道具等等,舞者在奔波中還要保持身體可以做出最好的表現,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暖身、練習、熟悉各種舞台??
「水月」的水要燒熱,流到台上必需是舞者的體溫。布拉格首演,全體舞者食物中毒,上吐下瀉,依然勉力完成演出,簡直是用靈魂在跳舞。「流浪者之歌」的演出需要稻米,但準備前往俄羅斯時卻遇到新頒布的稻米禁令,但藝術節的票全都賣光,無法改作品,只好派人前往俄國境內尋找合適的稻米,再從頭洗、曬、閹、染,以符合表演需要的規格。
林懷民在書中不只描述旅途情狀,也追憶母親和提早離去的伙伴:羅曼菲、伍國柱、郭美香??原來,走下光燦的舞台,林老師跟我們一樣,也有感傷和悔恨的時刻。
隨著人生歷練的積累,每次重看雲門舞作,都有新的體會。這本2007年的巡演手記,今天讀來仍舊飽含新意,跨越時間深深打動我和大塊的同仁。負責校對的同事看完稿子立刻下訂單,要送書給朋友。
我記得當年林老師曾說,為了編舞,為了用舞台畫面結構作品,他努力把文字敘事放掉,讓自己不再依賴文字邏輯來創作,所以後來很少寫東西,因此這本巡演筆記真的是絕無僅有。身為國際級編舞家、藝術總監,如此親切為觀眾、讀者著想的筆記,實在萬分難得。
而更難得的是,今年七月林懷民最後一次主持雲門的戶外公演,四萬多人湧入台北自由廣場,跟他告別。紐約時報以全版的篇幅,報導了這個盛會。記者問他,退休後會不會寫自傳。他說,絕無可能。
那麼,《跟雲門去流浪》是絕唱了!
這十二年裡,台灣社會發生很多事,雲門也有它的滄桑與歡愉:八里排練場火災,社會捐款建造了淡水樹林裡的雲門劇場,雲門演出許多更上層樓的新舞,國際聲譽日隆,每年奔波海外的時間往往高達一百多天。
然後,2017年,七十歲的林懷民出人意表的宣布退休計劃;鄭宗龍將於2020年接任藝術總監。
這些年我也多看了很多雲門舞集和雲門2的作品,跟班跑去看施工中的雲門劇場,期待著整個社會凝聚起來一起完成的劇場開幕;每年都去幾趟淡水雲門劇場看表演,特別喜歡在午場的表演謝幕後,拉開後台布幕,玻璃落地窗外青翠綠意映進劇場的樣子。雲門的作品一直攀登高峰,創造新的經典,當雲門的觀眾真的非常幸福。
如同書中提到的雲門經典舞作,這本《跟雲門去流浪》也是經典。十多年後重讀,回望雲門的旅程,還是非常感動。在國外的旅程不是其他人憑空設想的可以到很多地方玩,出國表演往往就是與時間作戰、與身體搏鬥:工作人員搶時間搭好舞台、設備、燈光、布景、道具等等,舞者在奔波中還要保持身體可以做出最好的表現,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暖身、練習、熟悉各種舞台??
「水月」的水要燒熱,流到台上必需是舞者的體溫。布拉格首演,全體舞者食物中毒,上吐下瀉,依然勉力完成演出,簡直是用靈魂在跳舞。「流浪者之歌」的演出需要稻米,但準備前往俄羅斯時卻遇到新頒布的稻米禁令,但藝術節的票全都賣光,無法改作品,只好派人前往俄國境內尋找合適的稻米,再從頭洗、曬、閹、染,以符合表演需要的規格。
林懷民在書中不只描述旅途情狀,也追憶母親和提早離去的伙伴:羅曼菲、伍國柱、郭美香??原來,走下光燦的舞台,林老師跟我們一樣,也有感傷和悔恨的時刻。
隨著人生歷練的積累,每次重看雲門舞作,都有新的體會。這本2007年的巡演手記,今天讀來仍舊飽含新意,跨越時間深深打動我和大塊的同仁。負責校對的同事看完稿子立刻下訂單,要送書給朋友。
我記得當年林老師曾說,為了編舞,為了用舞台畫面結構作品,他努力把文字敘事放掉,讓自己不再依賴文字邏輯來創作,所以後來很少寫東西,因此這本巡演筆記真的是絕無僅有。身為國際級編舞家、藝術總監,如此親切為觀眾、讀者著想的筆記,實在萬分難得。
而更難得的是,今年七月林懷民最後一次主持雲門的戶外公演,四萬多人湧入台北自由廣場,跟他告別。紐約時報以全版的篇幅,報導了這個盛會。記者問他,退休後會不會寫自傳。他說,絕無可能。
那麼,《跟雲門去流浪》是絕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