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9.11.18
小仁波切與老僧
文/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小蓮
習俗裡,週歲小孩會有一個抓周的儀式,在羅列的眾多器物中「選擇」她/他「喜歡」(或者說「嚮往」)的一項,而大人們就此預測他們未來的成就傾向,只是,對於結果大家並不當真,更不會有人日後拿來對證。
同樣是從小認證的仁波切,可就不一樣了。這樣一個沉甸甸的身份,不僅有著前世的重量,還會加上今生的負荷,且一切是佛祖準備的因緣,不可等閒視之、非同兒戲。
生長在印度拉達克的五歲小安杜,因著前世在西藏修行的記憶,六歲獲得仁波切認證、陞座,受到信眾簇擁、禮敬。藏傳佛教裡,這完全是一套標準的SOP,再自然不過了,安杜的一生(或者說轉世靈童的一生)也儼然雪地上的足跡,再清楚不過了。如果故事就這樣一路想當然耳,作為一部紀錄片、一本書大概沒什麼好期待的了,也因此,韓國導演文暢庸紀錄安杜的《Becoming Who I Was》一片,以及後來寫成的這本《若有來生》所以吸引人。
文暢庸因另一部《東洋醫學紀行》,遇到了安杜和照顧他的老僧烏金,一開始非常好奇這對師徒之間勝於親人的濃厚情感,不料就這樣花了九年時間旁觀他們。《Becoming Who I Was》記錄小安杜自我追尋的過程,身為仁波切的他因看不見的東西受人崇拜,但也必須拿出看得見的東西證明自己值得崇拜。
由於中國封鎖邊境,安杜始終等不到西藏弟子來接,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烏金也非常擔心。「比起同齡孩子,具有仁波切身分的孩子雖然天生就特別聰明又有靈性,但也有因為無法戰勝命運而夭折的例子,甚至即便克服萬難繼續成長,後來卻罹患了精神疾病,成為廢人,讓周圍的人無比惋惜。」安杜等不到世俗的接納,卻等到了青春期的怒濤。前世今生的我,究竟是誰?宿命當前,我又如何成為我自己? Becoming Who I Was是過程?抑或是目的?
文暢庸導演在本書《若有來生》的前言說:「如果長時間觀察某件事情,會在無意中發現另一件事情。長時間關注這兩人,讓我再度想起遺忘了的珍貴的人。」說明了紀錄片未說完、還沒說完的故事,是導演寫作本書的原因。比起仁波切,比起宗教信仰,安杜的成長、安杜和烏金相扶相持的關係更是導演最想記得的。
「協助仁波切就是我的人生。」
「只要和老師在一起,感覺都好。」
如果沒有烏金,小安杜勢必猶如孤兒。或許因為文暢庸導演是「局外人」吧,才有這樣充滿人性的視角,和感動。
《Becoming Who I Was》榮獲2017年柏林國際電影節Generation K-plus大獎、西雅圖國際電影節評審委員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獨立電影大獎等諸多獎項。《若有來生》則讓我們知道它為什麼得獎。
同樣是從小認證的仁波切,可就不一樣了。這樣一個沉甸甸的身份,不僅有著前世的重量,還會加上今生的負荷,且一切是佛祖準備的因緣,不可等閒視之、非同兒戲。
生長在印度拉達克的五歲小安杜,因著前世在西藏修行的記憶,六歲獲得仁波切認證、陞座,受到信眾簇擁、禮敬。藏傳佛教裡,這完全是一套標準的SOP,再自然不過了,安杜的一生(或者說轉世靈童的一生)也儼然雪地上的足跡,再清楚不過了。如果故事就這樣一路想當然耳,作為一部紀錄片、一本書大概沒什麼好期待的了,也因此,韓國導演文暢庸紀錄安杜的《Becoming Who I Was》一片,以及後來寫成的這本《若有來生》所以吸引人。
文暢庸因另一部《東洋醫學紀行》,遇到了安杜和照顧他的老僧烏金,一開始非常好奇這對師徒之間勝於親人的濃厚情感,不料就這樣花了九年時間旁觀他們。《Becoming Who I Was》記錄小安杜自我追尋的過程,身為仁波切的他因看不見的東西受人崇拜,但也必須拿出看得見的東西證明自己值得崇拜。
由於中國封鎖邊境,安杜始終等不到西藏弟子來接,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烏金也非常擔心。「比起同齡孩子,具有仁波切身分的孩子雖然天生就特別聰明又有靈性,但也有因為無法戰勝命運而夭折的例子,甚至即便克服萬難繼續成長,後來卻罹患了精神疾病,成為廢人,讓周圍的人無比惋惜。」安杜等不到世俗的接納,卻等到了青春期的怒濤。前世今生的我,究竟是誰?宿命當前,我又如何成為我自己? Becoming Who I Was是過程?抑或是目的?
文暢庸導演在本書《若有來生》的前言說:「如果長時間觀察某件事情,會在無意中發現另一件事情。長時間關注這兩人,讓我再度想起遺忘了的珍貴的人。」說明了紀錄片未說完、還沒說完的故事,是導演寫作本書的原因。比起仁波切,比起宗教信仰,安杜的成長、安杜和烏金相扶相持的關係更是導演最想記得的。
「協助仁波切就是我的人生。」
「只要和老師在一起,感覺都好。」
如果沒有烏金,小安杜勢必猶如孤兒。或許因為文暢庸導演是「局外人」吧,才有這樣充滿人性的視角,和感動。
《Becoming Who I Was》榮獲2017年柏林國際電影節Generation K-plus大獎、西雅圖國際電影節評審委員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獨立電影大獎等諸多獎項。《若有來生》則讓我們知道它為什麼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