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20.05.11
葉子與貓
文/錢嘉琪(文字工作者)

對比世間諸多貓奴才,有一種人特別與眾不同,他們不止餵養照料自家的貓,更把對家貓的愛像撒種一樣推播出去,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貓之老,幼吾幼以及貓之幼」。我所認識的作家葉子正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在作家朱天心筆下,這位奇女子另有一個可能更加貼切的形容——貓天使。朱天心如此描述她所認識的葉子:「葉子絕非只空言的革命者,她彷彿帶學步的孩子帶所有的認養人或志工,一步一步的前行,還不吝提供器具、技術和愛心,她前後接手過我們走告無門的三窩剛生產的母帶子,教會並協助我們如何為腎衰貓打皮下、服用各種營養補充品、以及各種照護的小撇步……。她做這些從未有不耐之色,無論對貓族或人族。」
葉子無償從事貓中途近二十年,救助流浪貓無數,為了鼓勵大家以認養代替購買,她成立財團法人台灣認養地圖協會,利用網路串連起一群愛貓人救助街貓,將貓咪帶離危險困頓的環境,提供照護,再轉介至另一個幸福的環境。有趣的是,她不是一開始就愛貓的,甚至曾經是那種看到黑貓就覺得會倒楣一整天的人,二十多年前無意間從路邊抱起一隻雙眼爆膿的小貓,才就此牽起與貓咪的不解之緣。
最初,她一個人收容照顧流浪貓;接著,男友KT加入一起救援;後來,我變成我們,婚後倆人與貓一起生活,還為了讓照顧的貓能安定生活,一起建立了「貓房子」。葉子說:「當了近二十年的貓中途,我們清楚知道收來的貓並非全都適合送養,像是身體有殘缺的、個性孤僻的,或受虐貓等。我們一旦接手照顧就得承擔起未來的種種,這些暫時沒有機會找到家的貓,我們會一直留在身邊照顧著。於是,貓口隨著歲月慢慢增加。」
這些身旁的嗷嗷眾口,都是葉子心裡的親密家人,她用左手救貓餵貓照護貓,再用右手寫下照顧送養貓咪過程中學習到的經驗和故事,陸續發表在國內兩大報的副刊上,並曾獲得第十二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得獎作品。在她新近出版的著作《心中住了一隻貓》一書中,娓娓寫下自己與貓密不可分的生活,從如何在花蓮後山找到貓房子,成立貓咪永遠的家;到如何研擬三十七隻貓的搬家作戰計畫;再到365天日日與貓一起的歡笑憂悲。
葉子的筆下有愛,愛貓人讀來格外會心,例如她在〈其實我們不懂貓〉一文中寫到:「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隻貓,如同簽下結婚誓約般的重要,用真誠的眼神看著貓,對牠說出以下的話語:『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是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長。』倘若這時候你愛的貓賞你一記長長的抓痕,別哭泣,別氣餒,只要笑笑的說,其實我們真不懂貓啊!」所有貓奴們讀到這裡必將心領神會,莞爾一笑。
葉子和先生KT擔任貓中途公寓終身管家近二十年,散盡掙來的每一分錢為貓治病、給貓足食,最後更為了貓舉家搬遷。她說:「如果貓中途是個照顧中途貓的開端,我想事情一定得有結尾,現在我們做的,就是最後的照顧,一個穩定、安心的終途照顧。」葉子幾乎是捨身做著這些(她有嚴重氣喘痼疾),朱天心說她有時不免好奇葉子是如何做到的,而且數十年如一日。讀過葉子的新書之後,答案便昭然若揭,如此清晰如此簡單,「愛」而已。
在荒涼孤寂之處,唯有愛是溫暖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