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9.11.16

呱呱。白袍蛙

文/白袍蛙
「這裡只是一個小地方。這個地方,用來承載我的快樂,以及悲傷。不想讓這些情緒影響到工作,只得讓無名慢慢承受。不帶情緒的生活,或許才是解脫。流浪在這裡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的我。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這裡,請記得輕聲細語。願意陪我一起分享這種種喜怒哀樂,請留下您的回應。怎麼樣也無法有共鳴,就讓這裡在你的記憶裡逝去。」

這是白袍蛙曾經寫下的一段話,是他開始寫作部落格的初衷,也是個人情緒宣洩的出口。後來,慢慢的也會在這裡放上一些創作、攝影作品、遊記,還有偶爾冒出的白癡念頭所完成的某種東西,「或許是事件、或許是事物。」他將部落格取作「呱呱。白袍蛙」,因為青蛙是他很久以前的綽號;呱呱,顧名思義就是青蛙的叫聲,至於白袍則是和他的工作有關係,「只要還能夠叫得出聲音,就代表我還活著。」

小時候的閱讀經驗雖然不復記憶,但他猶記得很喜歡在週六、日的時候,往住家附近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室報到。而且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導師也很鼓勵他們閱讀,總是說:「愛看書的小孩不會變壞」。因此,班上從前幾屆傳承下來到他們這屆的書籍就有滿滿四大櫃之多,粗估應該有四百本左右。「每個星期總會有一、兩堂課開放給我們去閱讀書架上的書籍。」即使上了國、高中,每隔兩、三個月,他也不忘用零用錢去買本書回家供著,直到升上高三,才因聯考的關係停止了。

白袍蛙覺得文字很有意思,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就能夠表現出包羅萬象的東西,甚至情緒,煞是吸引人。只是工作之後,閒暇的時間總是不夠用,再加上多了另一個興趣攝影,所以閱讀的時間就更少了。不過,今年六月底他偶然接觸到試讀網站,也因為試讀讓他到目前為止四個月內所看過的書,比過去四年還多上好幾倍。「其實一開始只是打算碰碰運氣,沒想到除了有新書可以看,還因此認識到幾個同樣浸淫在書香世界裡的好朋友,這都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宅男一枚的白袍蛙其實興趣很多元,基本上「只要不討厭的都喜歡」。目前他除了閱讀之外,還喜歡拍照(不敢說是攝影)、看電影及影集、出遊(特別愛自助),心有餘力才寫寫遊記及文章、掰掰輕小說(不敢說是創作)、吃吃美食順便寫食記,還有偶爾去當當志工(這個月底就要去聖露西亞當志工啦)。「哈哈~其實如果可以,現在很想很想做的,是放下一切揹著背包和相機去環遊世界。如果可以的話……唉唉。」

  •  著
     出版
    特價0

    對於自傳,只要有著描寫臨摹的基本功,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是一本精彩的小說。恩,不單單是小說而已,還可以是發人省思的格言來源。古人常說以歷史為借鏡,而人的一生基本就是歷史的匯流來源。所以自傳對我來說,無非就是閱讀那一個人的媒介,然後在當下觸動心弦的扉頁旁裡,畫下自己的註記。也許在闔上書本之後,這些註記也隨著拋之一旁,然而在生命受到窒礙,無意再次拿起這本書翻閱到曾經留下記號的位置之時,那種感受或許會更加強烈。 或許,強烈到足以改變人生。

    在保羅.奧斯特的《失意錄》裡,幾乎每一頁都能夠讓人劃上註記。

    這本半自傳基本是用事後回顧走過的每一段人生所寫下來的,除了回顧高中起至三十幾歲的人生之外,亦加入了以現在眼光去評論當時所經歷的事件,並且解構分析那些曾經的人生體驗對於正在落筆的他自己究竟造成了哪些影響。畢竟,沒有過人的歷練,絕難造成驚人的成就,我一直相信著作家所創作的文學裡面,至少有一半來自於其所經歷過的任何遭遇,不管是好或是壞(我想多半是壞的),都可能會變成他筆下的材料之一。而這段期間,據他本人的說法,冠之為到目前的「大黑暗時期」應不為過。但也因為度過了這片黑暗,挺過了多少難撐的關卡,終於在國際文壇裡,以人稱「文壇穿膠鞋的卡夫卡」佔有一席之地。

    大觀園般的世界練功房,不需要謹慎自保

    一個作家的基本功不只是來自於見過世面的多寡,更來自於其對事物的感受。保羅.奧斯特去嘗試各式各樣的工作──他當過侍者、搬運工;去旅遊各式各樣的地方,不只是遊學而已,還有跑船;甚至還當過業務員,嘗試把兒時發明出來的紙牌遊戲推銷出去。這些對他來說,都能夠拓展視野,為未來的寫作累積實力。他嚮往體驗各種新事物,走進世界測試自己,周遊四方盡情探索。他相信只要願意睜開眼睛,任何遭遇都會對他有價值,都可以教給他一些他不知道的道理。這個世界不光鮮的所在總是會帶給他有趣的發現,並且在他的寫作銀行裡存下靈感以及材料。經過歲月的複利效應,這些原本只屬於他自己的積累,變成了我們捧在手上閱讀的財富。

    如果當時他只求明哲保身,或是被接踵而來的挫折以及金錢壓力擊垮而卻步不前,那麼村上春樹就會是孤獨的。

    篤信不移的偉大夢想

    任何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一個偉大構想,某種能夠篤信不移的事。而成為作家,或許就是保羅.奧斯特所堅持的信念。「當作家和選擇當警察或醫生不同,它不是一種職業選擇,因為與其說是你選擇這一行,不如說是它選擇了你。一旦認了命,承認除寫作外沒有別的工作適合你,你便得準備好要走一段漫漫長路。」

    在《失意錄》一開頭就這樣寫著。就是抱著這樣的信念,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仍不改其志。生命就像海,有時平靜安詳,有時又暴力無法預測,而保羅.奧斯特一個人孤寂地在其上浮沉著。是因為這樣造就了他寫作風格的孤獨感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以信念為船桿,撐起他身邊友情、親情、以及消逝又重新拾回愛情的帆,得以讓他繼續堅持著,在當時經濟上匱乏的怒洋裡一點一滴漂移著往破曉的前方邁進。

    「生存抑或毀滅,這是問題所在,究竟哪樣更為高貴?承受狂暴命運的無情摧殘,或是挺身迎向無邊苦惱,藉由反抗將之掃除殆盡。」──摘自《哈姆雷特》

    天助自助者,遇見貴人不是偶然

    如果保羅.奧斯特不是在窮困潦倒之餘還堅持著自己所選擇的道路而偏離了正軌,那麼他永遠不會知道,在遠方泥濘之地有人正等待著準備給予助力。當身陷正途數十步之遙的沙坑時,再怎麼呼喚遠方那人都不會有機會得到回應。也許有時候不是我們選擇了這條路,但已經走在路上時,妄想走向旁邊看似更快到達的捷徑,或許都是引領向毀滅之地。保羅.奧斯特從青年時期開始的不順遂,在穩住舵把持續地朝寫作之路航行,到最後終究獲得賞識這段過程,無疑是給也正在奮鬥的人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失意錄》裡,我想給我最大的啟發,大概就是堅持不懈往自己的信念邁進,即使過程是孤獨的,最終總是會看見曙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