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0.07.13

在惡意漫漶的路上,找尋自己丟失的拼圖

文/麥田編輯部
「對抗世界的惡意需要很大的勇氣。你要記得你今天不願妥協的樣子。」

這是《前面有什麼?》作者張仲嫣在書中鑲嵌的一句重要台詞。以滅火器樂團的成長史擘畫一座巨大迷宮,虛實交錯,仲嫣在各種選擇與失去、長大或純真的取捨間,細膩反映出我們生於現世的掙扎:當理想被體制傾軋,在名為成長的世故中可能遺落了純粹;儘管傷痕俱現,是不是能回頭看看不妥協的自己,想想曾經倔強的堅持……?

如今的滅火器,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各大音樂祭留下精彩身影;但時光踅回二十年前高雄,高中的大正、皮皮和宇辰,面對填鴨教育投射出所謂成功的刻板樣貌,他們質疑過也曾經奮身抵抗;於是課堂成了和老師、考試互相角力的戰場,唯有徘徊在八重洲、新堀江、原宿廣場,在練團室孵孕音樂的幻夢,對初生菜鳥樂團來說,路並不好走,但眼前的顛簸、迷宮中摸不著路的挑戰,彷彿更是這群少年不愧對自己的證據。

這二十年歷程,或許正如同推薦人林昶佐所言,是一場「不那麼正常的人生冒險」。而什麼才是「正常」,更隨著時代不斷翻轉而失去了絕對定義。對人生的詮釋權從別人眼光回到自己手裡,舞台上看似正向、堅定的滅火器,無不是在種種現實脅迫的艱難中,經過無數懷疑才逐漸奪回得以掌控、決定自我人生的力道;「拒絕長大」並非不負責任的推辭,而是不屈服於世故,不讓妥協順理成章,每個挫傷的痂痕浮凸他們內心最真確的想望,夢想是在泊泊的汗與血中被催生而出,那是他們不低頭的報償。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也許可以找到一些共鳴。跟著滅火器走過高中時的喧嘩青春,沿途經歷與父母愛怨對峙,磕磕碰碰的龐克之路將他們打磨成非典型大人——保有成熟靈魂,亦不曾丟失屁孩的天真。仲嫣極具張力的鮮活筆法,勾勒出每個團員不同時期的獨特質地,而我們也彷彿跟著滅火器在這二十年彎繞曲行,遊走於龐克、煙霧,以及多少個碰杯的夜晚;前方迷宮沒有盡頭,而他們始終不願退縮。

或許我們也正深陷這座迷宮之中;在惡意漫漶的路上,持續找尋自己丟失的拼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