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0.08.17
打開記憶的蓋子,裡面都是怪談故事
文/柳橋出版選書人
在網路書店的搜尋引擎鍵入「高橋克彥」四字,得到好幾筆檢索結果,不過每一筆他的名字都是出現在「推薦人」的欄位,讓我們對這位大作家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朦朧距離感。進入本世紀以來,本地出版社大力引介日本文學到台灣,一方面刺激本土創作的意欲與能量,另一方面則滿足讀者對於閱讀有趣故事的癮頭。編輯先進為讓自己所經手的作品從書海中突顯,需要很多名家來掛保證,高橋克彥就是經常被請出來的現代文學大師之一。而隨著《緋紅的記憶》的出版,現在讀者終於可以親眼見證這個推薦過許多同行的作家,其功力究竟如何了。
奪下日本文學八項桂冠的高橋克彥,是個千變萬化的作家。在《緋紅的記憶》問世之前,他憑藉著對近代美術史豐富的知識,以《寫樂殺人事件》勇奪江戶川亂步獎。接著,又以傳奇科幻小說《總門谷》,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這兩部類型各異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壇的地位。而在一九九二年,以記憶為主題,運用多元創作手法讓人不知該如何定位才好的代表作《緋紅的記憶》,拿下了直木獎,讓他一躍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推理小說評論家權田萬治說:「直木獎頒給《緋紅的記憶》這件事意義重大,讓恐怖小說這個文類在戰後首次被大眾廣泛地閱讀與認可。」過了兩年,京極夏彥橫空出世、水木茂的生平拍成晨間劇等,日本掀起了一股妖怪熱潮,其原點或許就在於《緋紅的記憶》了。
雖然高橋克彥在《緋紅的記憶》後記中說「恐怖只是調味料而已,並非有意為之」,不過出生於怪談原鄉東北陸奧大地的作家,正是最懂得走在奧之細道(形容陸奧大地鄉間曲折蜿蜒、有如羊腸般的小徑)那種穿梭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詭怪感吧。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把《緋紅的記憶》寫成了不知該歸類為推理、驚悚還是恐怖的小說。
《緋紅的記憶》收錄七篇短篇小說,使用短篇小說的形式,除了延續怪談文學的傳統以外,也呈現了高橋克彥對於創作的雄厚企圖。雖然小說的主流始終是長篇,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極盡創意能事,將氛圍和餘韻營造出來,則是短篇小說的最大挑戰。在直木獎評審會議中,許多評審皆不約而同地提出以同一主題創作多篇短篇集結成冊的難度,而高橋克彥正是跨越了這樣的挑戰,使他奪下了這項殊榮。
針對短篇小說,推理小說家阿刀田高還有個有趣的比喻:「短篇小說是禮儀端正的文學。」意思是說,長篇小說一開卷展讀就沒完沒了,佔用人腦龐大的記憶體。而且即使不合胃口,也得硬著頭皮讀到最後。反觀短篇小說的特色就在於他的簡潔與多樣性,最長不過數十頁,讀者利用通勤時間之類的瑣碎餘暇,兩三小時就能讀完一篇,讀完之後無關喜好,也會覺得「原來世界上也有這種事情啊」。
日本文化傳到台灣總有個三到五年的時差,從前幾年開始,本地也開始出現了妖怪出版的熱潮,與日本的接收順序反過來,我們反而要把高橋克彥當成妖怪熱潮的最後一塊拼圖了。除了《緋紅的記憶》,柳橋也會陸續出齊「記憶三部作」的另外兩本作品:《前世的記憶》與《蒼藍的記憶》。讀者一定能在接近三十篇的記憶物語中,照見自己的影子。
奪下日本文學八項桂冠的高橋克彥,是個千變萬化的作家。在《緋紅的記憶》問世之前,他憑藉著對近代美術史豐富的知識,以《寫樂殺人事件》勇奪江戶川亂步獎。接著,又以傳奇科幻小說《總門谷》,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這兩部類型各異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壇的地位。而在一九九二年,以記憶為主題,運用多元創作手法讓人不知該如何定位才好的代表作《緋紅的記憶》,拿下了直木獎,讓他一躍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推理小說評論家權田萬治說:「直木獎頒給《緋紅的記憶》這件事意義重大,讓恐怖小說這個文類在戰後首次被大眾廣泛地閱讀與認可。」過了兩年,京極夏彥橫空出世、水木茂的生平拍成晨間劇等,日本掀起了一股妖怪熱潮,其原點或許就在於《緋紅的記憶》了。
雖然高橋克彥在《緋紅的記憶》後記中說「恐怖只是調味料而已,並非有意為之」,不過出生於怪談原鄉東北陸奧大地的作家,正是最懂得走在奧之細道(形容陸奧大地鄉間曲折蜿蜒、有如羊腸般的小徑)那種穿梭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詭怪感吧。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把《緋紅的記憶》寫成了不知該歸類為推理、驚悚還是恐怖的小說。
《緋紅的記憶》收錄七篇短篇小說,使用短篇小說的形式,除了延續怪談文學的傳統以外,也呈現了高橋克彥對於創作的雄厚企圖。雖然小說的主流始終是長篇,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極盡創意能事,將氛圍和餘韻營造出來,則是短篇小說的最大挑戰。在直木獎評審會議中,許多評審皆不約而同地提出以同一主題創作多篇短篇集結成冊的難度,而高橋克彥正是跨越了這樣的挑戰,使他奪下了這項殊榮。
針對短篇小說,推理小說家阿刀田高還有個有趣的比喻:「短篇小說是禮儀端正的文學。」意思是說,長篇小說一開卷展讀就沒完沒了,佔用人腦龐大的記憶體。而且即使不合胃口,也得硬著頭皮讀到最後。反觀短篇小說的特色就在於他的簡潔與多樣性,最長不過數十頁,讀者利用通勤時間之類的瑣碎餘暇,兩三小時就能讀完一篇,讀完之後無關喜好,也會覺得「原來世界上也有這種事情啊」。
日本文化傳到台灣總有個三到五年的時差,從前幾年開始,本地也開始出現了妖怪出版的熱潮,與日本的接收順序反過來,我們反而要把高橋克彥當成妖怪熱潮的最後一塊拼圖了。除了《緋紅的記憶》,柳橋也會陸續出齊「記憶三部作」的另外兩本作品:《前世的記憶》與《蒼藍的記憶》。讀者一定能在接近三十篇的記憶物語中,照見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