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01.25
每個人,都有孤獨死的可能!
文/麥田出版 編輯部
每個人,都有孤獨死的可能!
這句話著實令人震撼、但細想之後又難以反駁。這就是本書給現代社會的一個當頭棒喝。
原文書名直譯是《在時間終止的房子裡:遺物整理師藉由模型屋訴說關於孤獨死的故事》,意思也一目瞭然。作者小島美羽女士年僅二十二歲時就從事遺物整理兼特殊清掃的工作。而且,還特別是「孤獨死」的現場。當死後一段時間才被人發現,遺體所在的現場若沒有特殊清掃經驗與技術的業者,通常僅能清潔表面,導致仍有揮之不去的異味殘留,這時,就需要像作者這樣的專業人士前來處理了。
或許,我們都覺得孤獨死往往只發生在獨居的老人,或許因為貧困,或許無可依親,然而,從作者幾年的經驗來看,孤獨死的可能性遠超過我們想像。只要身故的時候旁邊正好沒人,也就符合了「孤獨死」的定義。
而更讓我們震撼的是,從作者親歷孤獨死現場的經歷來看,有太多人其實在死前都還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身後事。作者就在書中寫道,當她前往孤獨死的現場時,常常會有意料不到的闖入者,以「死者生前的朋友」身分突然冒出來,他們甚至在親友面前肆意取走死者的遺物,然後說「這是死者約定好要給我的!」,然後大搖大擺的搜刮而去。
本書還有一章提到了寵物。現代人流行飼養寵物,甚至將寵物取代親人,跟寵物建立了比人還親密的關係。但當飼養多隻寵物的主人不幸孤獨死的時候,這些寵物又該何去何從呢?作者就分享了曾經歷過的數個案例。當死者終於被人發現的時候,死者所飼養的寵物都已無比狼狽,即使僥倖沒有餓死、渴死,也都奄奄一息失去了生命的光采。這些寵物的飼主或許沒有想過,自己與寵物的生命不可能同時走到盡頭吧!所以若希望自己最愛的寵物能幸福生活,或許也該把牠們納入自己的死後之事來考慮設想。
作者小島美羽把她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動手做出了微縮模型屋,透過這些時光停止在某一刻的模型小屋,讓世人親眼目睹孤獨死亡的現場,也點出了死亡終將造訪、很少人能決定自己會以哪種方式死去。
這也是中文版書名定為《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的構想緣由。
這句話著實令人震撼、但細想之後又難以反駁。這就是本書給現代社會的一個當頭棒喝。
原文書名直譯是《在時間終止的房子裡:遺物整理師藉由模型屋訴說關於孤獨死的故事》,意思也一目瞭然。作者小島美羽女士年僅二十二歲時就從事遺物整理兼特殊清掃的工作。而且,還特別是「孤獨死」的現場。當死後一段時間才被人發現,遺體所在的現場若沒有特殊清掃經驗與技術的業者,通常僅能清潔表面,導致仍有揮之不去的異味殘留,這時,就需要像作者這樣的專業人士前來處理了。
或許,我們都覺得孤獨死往往只發生在獨居的老人,或許因為貧困,或許無可依親,然而,從作者幾年的經驗來看,孤獨死的可能性遠超過我們想像。只要身故的時候旁邊正好沒人,也就符合了「孤獨死」的定義。
而更讓我們震撼的是,從作者親歷孤獨死現場的經歷來看,有太多人其實在死前都還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身後事。作者就在書中寫道,當她前往孤獨死的現場時,常常會有意料不到的闖入者,以「死者生前的朋友」身分突然冒出來,他們甚至在親友面前肆意取走死者的遺物,然後說「這是死者約定好要給我的!」,然後大搖大擺的搜刮而去。
本書還有一章提到了寵物。現代人流行飼養寵物,甚至將寵物取代親人,跟寵物建立了比人還親密的關係。但當飼養多隻寵物的主人不幸孤獨死的時候,這些寵物又該何去何從呢?作者就分享了曾經歷過的數個案例。當死者終於被人發現的時候,死者所飼養的寵物都已無比狼狽,即使僥倖沒有餓死、渴死,也都奄奄一息失去了生命的光采。這些寵物的飼主或許沒有想過,自己與寵物的生命不可能同時走到盡頭吧!所以若希望自己最愛的寵物能幸福生活,或許也該把牠們納入自己的死後之事來考慮設想。
作者小島美羽把她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動手做出了微縮模型屋,透過這些時光停止在某一刻的模型小屋,讓世人親眼目睹孤獨死亡的現場,也點出了死亡終將造訪、很少人能決定自己會以哪種方式死去。
這也是中文版書名定為《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的構想緣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