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09.27

那個偷偷哭泣的孩子

文/寶瓶文化編輯丁慧瑋
「男人,不值得信任。」這句話從小聽到大,媽媽說,阿姨說,外婆也說。

酗酒、家暴、賭債、外遇……爸爸對這個家、對妻小的「犯行」,身為兒子背成了原罪。

父親棄家遠走,只剩母親、妹妹和他的那個家,他是唯一的未來的男人。她們都說男人不值得信任,那麼,在母親眼中的他呢?

總覺母親難掩懷疑眼神,他對自己亦充滿質疑。

「為什麼她討厭男人,卻又逼我成為男人?我成為的是男人?還是她?為什麼她是母親,近在身邊,卻跟遙遠的父親一樣疏離?或許真的有那種好的男人,但我該如何成為?」(摘自〈成為男人的方法〉。)

到底符合媽媽期待的該是有肩膀、不像那個爸爸的?還是生理男的他其實怎麼也無法贏得母親肯定,無論表現成剛強或柔軟?

喜歡「美少女戰士」、和女同學在教室聊天及一起逛街、裝扮,不喜同眾多男生馳騁運動場後滿身臭汗淋漓,刻意驅遠男同學的粗莽,被置上「人妖」、「娘」等譏諷型塑,長成這樣還能是別人認為的「好男人」嗎?

《成為男人的方法》是沈信宏的第三本作品。無論散文《雲端的丈夫》、短篇小說《歡迎來我家》,皆緊扣著「家」的主題。你甚至感到它們都有著同一個提問:

這樣的我,能夠愛嗎?值得被愛嗎?

讀著這本書,男孩的他領著一路向前,像娃兒剛學步小心又歪扭,沿途零落著不安、恐懼、擺盪、猶疑……書名「成為男人的方法」毋寧說是一道詰問,關於自我,關於生命中那些過早失落的,關於性別也同時無關性別,關於如今的他頂著一家之主的盔甲,那下面還有待填實的心虛。

身為編輯,感到那樣的心虛,作家或許也不自覺直到完成了此書仍在。比如修改〈胎記〉一文時,寫自己與孩子,末段:「或許等到他上學的年紀(中略)……我們學會拾起橡皮擦,擦去鉛筆寫錯塗的筆跡,我們一起慢慢地更新為一個乾淨的人。」

末句,原本信宏想改為「更正為一個乾淨的人」。但,為何需要更正呢?最終維持「更新」一詞,無關好壞對錯。身為一個人,無關好壞對錯的呀。

不過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妻子。在《成為男人的方法》最末,我們特別做了一個小單元是與妻子的紙上對談。而令我深深感動的是偷偷哭泣的孩子,遇上了能彼此好好接住的她呀。

其中一段,妻子是這麼說的:「沒有安全感或許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不相信有人會愛著他不離開。可能剛好我證明了自己並非如此,所以他才如此信任我。家人間的安全感是互相的,他現在也是我們全家的定心丸,我們相互依附。」

曾經,那個小孩拚命追索如何長成他人眼中「正確」的人。

到頭來明白,說什麼正不正確呢?長成「自己」就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