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10.04
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文/時報出版 商業線主編 陳家仁
講到人性本惡,我們可以想到很多經典作品,諸如《蒼蠅王》、《自私的基因》,甚至有許多著名的相關心理學實驗,其份量已經重到足以收進教材裡、代代流傳,像是史丹佛監獄、電擊實驗等。每當有人提出這一類的性惡觀點,我們很容易就會買單,為何會如此呢?被讚譽為歐洲最年輕思想家的羅格.布雷格曼,在《人慈》一書中做了完整的探討,並指出性善、性惡並不純粹是哲學上不同派別的思辨,因為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會進一步影響我們如何打造公司、社會和國家的體制。
在動筆寫這本書時,羅格就知道自己有幾個重量級的對手必須一一擊倒:除了上述的《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等,還有賈德.戴蒙在《大崩壞》一書中為復活節島島民滅絕所下的注解、德國納粹為何能夠在二戰打造出泯滅人性的集中營,以及充分體現了現代都會人冷漠的旁觀者效應等。到頭來,這些論點或事件都並非有著牢不可破的證據來支持,而是有著被刻意忽略的瑕疵。為何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喜歡聽這樣的故事,所以就被餵養了這些故事。就如同新聞如果每天報導著今天的犯罪率持平、甚至穩定減少,那就不叫新聞了。
如果我們覺得《蒼蠅王》等經典著作必讀,那麼,我們至少也應該知道當現實中的男童流落荒島時會發生什麼事,就從讀讀《人慈》這本書開始吧。
在動筆寫這本書時,羅格就知道自己有幾個重量級的對手必須一一擊倒:除了上述的《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等,還有賈德.戴蒙在《大崩壞》一書中為復活節島島民滅絕所下的注解、德國納粹為何能夠在二戰打造出泯滅人性的集中營,以及充分體現了現代都會人冷漠的旁觀者效應等。到頭來,這些論點或事件都並非有著牢不可破的證據來支持,而是有著被刻意忽略的瑕疵。為何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喜歡聽這樣的故事,所以就被餵養了這些故事。就如同新聞如果每天報導著今天的犯罪率持平、甚至穩定減少,那就不叫新聞了。
如果我們覺得《蒼蠅王》等經典著作必讀,那麼,我們至少也應該知道當現實中的男童流落荒島時會發生什麼事,就從讀讀《人慈》這本書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