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11.08
充滿歷史味的美食之旅
文/張瑞芳
吃是民生大事,今年五月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吃成了另一種民生問題。買不到菜,叫不到外賣,頓時令人感到基本需求被剝奪的不安。但隨著疫情漸漸受到控制,另一種與吃有關的需求便又浮現,那是對美食、對在地小吃、對豪華大餐的思念。
身在台灣,吃的方面一直都不缺,從西餐、中餐、和食、南洋料理都能輕易取得,當然還有引以為傲的夜市美食、路邊攤小吃。為何台灣美食這麼多?這有地理因素也有歷史源由。位居東亞航線上的台灣,自古就是多族群匯聚之所,有人的地方就有飲食文化,因此當我們將目光放至台灣文化交流史,便能解答為何台灣是美食王國。
對於台灣人吃什麼又怎麼吃,我們常會追溯至受日本影響(西餐、和食),或戰後外省族群菜色(十大菜系),再不然就是清代的漢人飲食文化。不過,許多飲食習慣的「歷史」其實比我們以為的都還要久遠。
比如,今日我們說沙茶和咖哩是戰後或是日本時代才出現於台灣。但清代廈門就已經有相關記錄,考慮地緣關係,沙茶和咖哩出現台灣應該遠早於我們所認知的。
比如台南名產虱目魚,過去曾說是荷蘭人帶來的。距今400年前引入,也算是夠久了。倘若我們將原住民南島文化圈與中國漳泉潮文化圈納入考慮,那恐怕得推到荷蘭人到台灣之前,就已經引入東南亞的虱目魚養殖。
台灣美食是透過多族群引入的,同時我們也做了不少反向輸出。比如珍珠奶茶,雖然是近年的產物。不過,別忘了,台灣的茶品輸出有長久的歷史,Formosa tea在清末台灣可是出口大宗。如此想來,珍珠奶茶受各國歡迎也不算意外。
除了歷史長久,台灣美食有個特徵是,發明了不少「外地料理」。今日路上常見「溫州大餛飩」的招牌,但你知道嗎?中國的溫州其實沒有這種食物。日本時代有許多溫州人來基隆謀生,溫州大餛飩恐怕便是他們改良發明的「外地美食」。就像是泰國沒有月亮蝦餅,四川沒有川味牛肉麵,蒙古沒有蒙古烤肉,他們其實都是台灣土生土長。
食物告訴我們的,有時不只是和吃有關。當我們尋找青椒的身世,發現台語稱青椒為「大同仔」和戰後安置退役軍人的「大同農場」相關,而「大同農場」前身又是二戰期間,東南亞最大戰俘營之一。沒想到青椒背後卻能追溯出戰後台灣與二戰時代的歷史。
因此,考察台灣的飲食文化,同時也是在翻閱台灣的歷史。如同多樣的美食,台灣歷史也有多樣的詮釋角度,不妨用這本書來一趟充滿「史味」的美食之旅吧!
身在台灣,吃的方面一直都不缺,從西餐、中餐、和食、南洋料理都能輕易取得,當然還有引以為傲的夜市美食、路邊攤小吃。為何台灣美食這麼多?這有地理因素也有歷史源由。位居東亞航線上的台灣,自古就是多族群匯聚之所,有人的地方就有飲食文化,因此當我們將目光放至台灣文化交流史,便能解答為何台灣是美食王國。
對於台灣人吃什麼又怎麼吃,我們常會追溯至受日本影響(西餐、和食),或戰後外省族群菜色(十大菜系),再不然就是清代的漢人飲食文化。不過,許多飲食習慣的「歷史」其實比我們以為的都還要久遠。
比如,今日我們說沙茶和咖哩是戰後或是日本時代才出現於台灣。但清代廈門就已經有相關記錄,考慮地緣關係,沙茶和咖哩出現台灣應該遠早於我們所認知的。
比如台南名產虱目魚,過去曾說是荷蘭人帶來的。距今400年前引入,也算是夠久了。倘若我們將原住民南島文化圈與中國漳泉潮文化圈納入考慮,那恐怕得推到荷蘭人到台灣之前,就已經引入東南亞的虱目魚養殖。
台灣美食是透過多族群引入的,同時我們也做了不少反向輸出。比如珍珠奶茶,雖然是近年的產物。不過,別忘了,台灣的茶品輸出有長久的歷史,Formosa tea在清末台灣可是出口大宗。如此想來,珍珠奶茶受各國歡迎也不算意外。
除了歷史長久,台灣美食有個特徵是,發明了不少「外地料理」。今日路上常見「溫州大餛飩」的招牌,但你知道嗎?中國的溫州其實沒有這種食物。日本時代有許多溫州人來基隆謀生,溫州大餛飩恐怕便是他們改良發明的「外地美食」。就像是泰國沒有月亮蝦餅,四川沒有川味牛肉麵,蒙古沒有蒙古烤肉,他們其實都是台灣土生土長。
食物告訴我們的,有時不只是和吃有關。當我們尋找青椒的身世,發現台語稱青椒為「大同仔」和戰後安置退役軍人的「大同農場」相關,而「大同農場」前身又是二戰期間,東南亞最大戰俘營之一。沒想到青椒背後卻能追溯出戰後台灣與二戰時代的歷史。
因此,考察台灣的飲食文化,同時也是在翻閱台灣的歷史。如同多樣的美食,台灣歷史也有多樣的詮釋角度,不妨用這本書來一趟充滿「史味」的美食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