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02.28
選擇障礙世代:當我們的生活變成無止境的瀏覽模式
文/采實文化編輯 陳如翎
你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下班後回到家,你打開Netflix開始瀏覽,想找東西來看。滑過各種推薦片單和預告,一些電影或影集看起來都還算有趣,但逛來逛去,你就是無法決定要看什麼;或是,你點選了某部電影,但開頭還沒播完,又感覺不太對,還是退出比較好。最後,反反覆覆之下的你已經累了,決定在此停損,直接睡覺或繼續滑手機。
皮特‧戴維斯(Pete Davis)二○一八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承諾:反主流文化」,演講的影片在臉書上累積了三千萬次的點閱數,網路掀起一陣討論旋風。那場演講就從上述的情境開頭,談論在這樣的現象背後隱含著什麼樣的困境。
皮特‧戴維斯將這種現象稱為「無限瀏覽模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可能已經陷入無止境的瀏覽之中,無法選擇今天晚上要看什麼、沒有耐心看完一部長片,這些屬於比較小的面向,但已經非常能夠展現在這個注重多元選擇的時代,許多年輕人其實已經失去了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的能力,以及承諾某個人事物的能力。
從休閒興趣、約會對象、生涯事業、甚至到用餐的餐廳,整個千禧世代的人都渴望找到最好的,沒有人想要輕易許下承諾。每當選擇了什麼,又會開始懷疑自己做的選擇真的正確嗎?會不會錯過了更好的選擇呢?因此,我們總在不同的選擇之間跳來跳去,流於表面的旁觀,內心時常處於徬徨不安的狀態。
我自己也屬於千禧世代,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幾個觀察都很有共鳴。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有與人約會,作者提到,像Tinder這樣的交友APP,已經把盡可能接觸到潛在伴侶變成了一種科學計算,我們接觸到的人比上一輩多很多,也因此知道週遭有數不清的潛在伴侶。我們被優柔寡斷所癱瘓,總是在想下一個更好的伴侶是否就在不遠處。
想要避免讓人心生疲憊的選擇障礙,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理解自己為什麼無法做出選擇,內心的恐懼來自何處。作者將人們內心的恐懼分為三種:害怕後悔、害怕錯過、害怕連結,並深入探討當人們陷入恐懼時,反而會因而錯過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克服這些恐懼。
《選擇障礙世代》一書探討的是一種文化病症,作者不斷梳理無限瀏覽模式帶來的風險,以及我們該如何從中逃出。但若要簡單介紹這本書,作者要說的事情其實很生活化、個人化,它終究是關於一個人可以怎麼活得更好、更安穩,那便是──找到讓你心動的事物,不要恐懼投入其中,你有機會發現一些唯有經過長期堅持才會得到的禮物。比起什麼都沒看、徒留空虛的夜晚,就算是看了一部爛電影,也會有屬於你的收穫。
皮特‧戴維斯(Pete Davis)二○一八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承諾:反主流文化」,演講的影片在臉書上累積了三千萬次的點閱數,網路掀起一陣討論旋風。那場演講就從上述的情境開頭,談論在這樣的現象背後隱含著什麼樣的困境。
皮特‧戴維斯將這種現象稱為「無限瀏覽模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可能已經陷入無止境的瀏覽之中,無法選擇今天晚上要看什麼、沒有耐心看完一部長片,這些屬於比較小的面向,但已經非常能夠展現在這個注重多元選擇的時代,許多年輕人其實已經失去了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的能力,以及承諾某個人事物的能力。
從休閒興趣、約會對象、生涯事業、甚至到用餐的餐廳,整個千禧世代的人都渴望找到最好的,沒有人想要輕易許下承諾。每當選擇了什麼,又會開始懷疑自己做的選擇真的正確嗎?會不會錯過了更好的選擇呢?因此,我們總在不同的選擇之間跳來跳去,流於表面的旁觀,內心時常處於徬徨不安的狀態。
我自己也屬於千禧世代,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幾個觀察都很有共鳴。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有與人約會,作者提到,像Tinder這樣的交友APP,已經把盡可能接觸到潛在伴侶變成了一種科學計算,我們接觸到的人比上一輩多很多,也因此知道週遭有數不清的潛在伴侶。我們被優柔寡斷所癱瘓,總是在想下一個更好的伴侶是否就在不遠處。
想要避免讓人心生疲憊的選擇障礙,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理解自己為什麼無法做出選擇,內心的恐懼來自何處。作者將人們內心的恐懼分為三種:害怕後悔、害怕錯過、害怕連結,並深入探討當人們陷入恐懼時,反而會因而錯過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克服這些恐懼。
《選擇障礙世代》一書探討的是一種文化病症,作者不斷梳理無限瀏覽模式帶來的風險,以及我們該如何從中逃出。但若要簡單介紹這本書,作者要說的事情其實很生活化、個人化,它終究是關於一個人可以怎麼活得更好、更安穩,那便是──找到讓你心動的事物,不要恐懼投入其中,你有機會發現一些唯有經過長期堅持才會得到的禮物。比起什麼都沒看、徒留空虛的夜晚,就算是看了一部爛電影,也會有屬於你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