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03.01

一次過一天,每一天都不要放棄自己

文/主編 王家軒
對多數台灣人來說,譚美.達克沃絲這個名字可能還很陌生。但我們一定不會忘記,去年六月,台灣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全國上下因為缺乏疫苗而人心惶惶,這時候美國的三位聯邦參議員乘坐軍機來台灣,並稍來即將贈送台灣75萬劑疫苗的好消息。其中一位女性參議員特別受到矚目。她就是譚美.達克沃絲。

任何人只要一瞥見譚美,忍不住都要多看她兩眼。這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士,真的是美國的參議員?她的兩隻腿還是金屬做的耶!?她的外型確實不符合一般人對位居廟堂之上的美國參議員的認識。這樣難怪。美國過去的歷史上雖然不乏殘障的男性國會議員,殘障的女性國會議員還絕無僅有。譚美歷史上第一位。

但譚美吸引人的不只是她的外表,還在於她的談話。送來疫苗的那一天,在蔡英文總統的陪同下,她發表了鏗鏘有力的宣示,表示美國政府絕對會力挺台灣,不會放棄台灣,讓台灣人獨自面對Covid-19的肆虐。譚美還說,她的外公外婆當年就是為了逃離共產黨的迫害而逃離廣東,前往泰國,輾轉又到了美國。他們深知自由的可貴,也會力挺台灣的自由民主,對抗共產中國的威脅。

這樣一番話說得太好聽,典型的外交辭令,似乎有點矯情。然而,出自於譚美這樣一位外表脆弱、行動不便的女士身上,卻有了不同的意義。

因為,當譚美駕駛的直昇機被敵軍轟炸了下來,瞬間斷了雙腿的她之所以能逃離戰場,在失血過多前送到醫院急救,靠的就是她的軍中同袍沒有放棄她。而她能有今天一切的成就,靠的也是對自己的「不放棄」。

在這本《活著的每一天》裡,譚美非常真誠、詳細的紀錄了她在五十歲前的人生。其中有不少歡笑,包括無憂無慮、在東南亞各地居住在美式豪宅裡的童年,在軍中與深愛她的學長的相識、相愛,然而更多是擔心受怕、挫折與苦難。但面對挑戰,她永遠全力以赴。

她自己坦白承認,她不太聰明,也沒什麼家事背景。她唯一的超能力就是「勤奮」。

在這本回憶錄裡,我們會看到她在父親失業,全家人住在蟑螂小屋、靠灌水來緩解飢餓時,她一邊念真讀書,一邊拚命打工賺錢。當軍中長官告訴她,直昇機駕駛員名額有限,她根本沒有可能考上時,她每天下課後硬是比別人多花三個小時來練習。

打選戰的時候,儘管她的幕僚誠懇地告訴她「要讓職業婦女兼顧工作與家庭,根本是不切實際的謊言」,但她仍卯足全力打電話募款、趕通告、發表演說,終於過關斬將,讓她成為民主黨內能為少數族群、女性、弱勢與退伍軍人發聲的一員大將。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輪椅上完成的。

她有沒脆弱、絕望的那一刻,想要休息,想要逃避?當然有。失去雙腿的打擊一度讓她的人生失去了目標。然而,想到她的性命是同袍的冒死救援下換來的,她意識到她的殘疾不是一種喪失,而是恩賜,是第二次機會。

她告訴自己:「再重的傷也可能痊癒,人生的最低潮有時會帶人走向顛峰。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實實在在的恩賜。」

大多數的我們都不特別聰明、勇敢,也都在人生的各種時刻面臨各種低潮。新冠病毒的疫情總會有結束的一天,但生活中的種種煩惱與壓力會延續。譚美在去年曾為我們帶來的病毒的疫苗,但她的人生,更是我們在人生中走下去的心靈疫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