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03.14
旁觀他人之災難
文/寂寞出版編輯部
疫情封鎖了世界,旅遊變得遙遠,這樣的處境持續了兩年,人們莫不期待著解封、旅遊重啟那日──重訪古城、再探祕境、美術館、博物館、街角巷弄的雜貨鋪咖啡廳……但是,當旅遊再度開放,前去觀光、體驗的又會是什麼?經歷過近乎末日處境的封城、隔離等等措施後,再提供給觀光客看的,還是榮景一片、繁華熱鬧?或者說,旅遊景點就是該提供那樣的盛景,供觀光客消費取樂?
但是,現代旅遊似乎早已落入這個無解的圈套。
也因此,《災難觀光團》靠著寫透了對旅遊的黑暗諷刺與弔詭描述,不僅能拿下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翻譯匕首獎,甚至還入圍了都柏林文學獎,並榮獲歐美多個知名媒體的年度選書。
這個故事從主推天災、人禍奇觀的叢林旅遊展開,該公司的高級企畫專員,尤娜不僅天天關心新聞,看看哪裡又有「可開發的災難景點」,還要親自走訪海嘯現場;規劃最佳路線前往遭火山肆虐的小鎮、戰禍災區……然而擅長包裝災難旅遊案型的她,卻沒想到自己也碰上災難──「叢林」裡的災難。
在職場遭遇騷擾霸凌困境的尤娜,已無路可逃,這時一個提議看似開啟了她的脫身之路──要不要以觀光客身分去公司的災難景點體驗,順便也幫公司做績效評估。(儼然是上層的施恩,卻無視於困境起始就是惡質結構釀成。)
懷著蒙受公司好處的心態,尤娜前往了過得太平,幾乎不像災區的無趣小島。尤娜的視角呈現出整個生存價值歪到不知哪去的小島──島民要擺出什麼姿態才能「夠像是災區」?為了經濟、績效、地方繁榮,要怎麼做才能招攬更多觀光人潮?
惡夢吸引惡夢,災難連接災難,一路歪去的旅程像是把尤娜推上雲霄飛車,轉彎就面臨懸崖,爬升之後必要墜落,就算觀光客向來只想體驗一腳在安穩舒適圈,一腳邁向小冒險,這世界的動搖震盪,又豈會體諒貴客,自限範圍?
《災難觀光團》不僅整個旅遊情境寫出了懸疑、驚悚,最終更讓成為眾人惡夢的生態災難躍上要角,讓罪犯的意義突破常識,達到想像力的高點。
但是,現代旅遊似乎早已落入這個無解的圈套。
也因此,《災難觀光團》靠著寫透了對旅遊的黑暗諷刺與弔詭描述,不僅能拿下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翻譯匕首獎,甚至還入圍了都柏林文學獎,並榮獲歐美多個知名媒體的年度選書。
這個故事從主推天災、人禍奇觀的叢林旅遊展開,該公司的高級企畫專員,尤娜不僅天天關心新聞,看看哪裡又有「可開發的災難景點」,還要親自走訪海嘯現場;規劃最佳路線前往遭火山肆虐的小鎮、戰禍災區……然而擅長包裝災難旅遊案型的她,卻沒想到自己也碰上災難──「叢林」裡的災難。
在職場遭遇騷擾霸凌困境的尤娜,已無路可逃,這時一個提議看似開啟了她的脫身之路──要不要以觀光客身分去公司的災難景點體驗,順便也幫公司做績效評估。(儼然是上層的施恩,卻無視於困境起始就是惡質結構釀成。)
懷著蒙受公司好處的心態,尤娜前往了過得太平,幾乎不像災區的無趣小島。尤娜的視角呈現出整個生存價值歪到不知哪去的小島──島民要擺出什麼姿態才能「夠像是災區」?為了經濟、績效、地方繁榮,要怎麼做才能招攬更多觀光人潮?
惡夢吸引惡夢,災難連接災難,一路歪去的旅程像是把尤娜推上雲霄飛車,轉彎就面臨懸崖,爬升之後必要墜落,就算觀光客向來只想體驗一腳在安穩舒適圈,一腳邁向小冒險,這世界的動搖震盪,又豈會體諒貴客,自限範圍?
《災難觀光團》不僅整個旅遊情境寫出了懸疑、驚悚,最終更讓成為眾人惡夢的生態災難躍上要角,讓罪犯的意義突破常識,達到想像力的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