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07.11

做菜不只是為了療癒,更是要阻止回憶消亡

文/柯雅云(二十張出版編輯)
對許多人來說,二十五歲是特別的年紀。這時的我們,可能剛剛踏入社會不久,對於人生的目標和方向,還有些懵懵懂懂──成為「大人」的自己,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呢?

對美國獨立樂團「日式早餐」(Japanese Breakfast)主唱蜜雪兒‧桑娜(Michelle Zauner)而言,她的媽媽曾向她保證,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是人生中最特別的一年。但沒想到,正是這一年,媽媽罹癌、人生戛然而止,她的人生跟著四分五裂。

接著展開的,不是人生的下一階段,而是一場漫長無盡的療傷之旅。

《沒有媽媽的超市》是桑娜以個人身分寫下的第一本書,寫的正是回憶母親的逝去和自身歷程。書中,除了看桑娜如何細數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幕,更是看當人生走到現在,她如何真正停下腳步,理解過去的一切甜蜜、糾結,以及長期以來擁有兩種身分、身處兩個世界的困惑。

桑娜的媽媽是韓國人,父親是美國人,韓美混血的她作為美國二代移民,叛逆是她的特權,而追夢更是她內化的美國人身分帶來的、理所當然的選擇。小時候的桑娜,曾經想成為和母親一樣的人,但在白人小孩異樣的眼光之下,她開始遮掩自己的韓國血統。

她曾經從母親身邊逃亡。對桑娜而言,媽媽的存在是時刻提醒自己不夠美國的象徵。她不屬於任何的文化土壤,卻同時被要求遵守兩種規範。因此,當年正值青春期、為外貌尤其感到敏感的她,選擇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假裝自己沒有韓文中間名(桑娜的中間名是「正美」,和媽媽的韓文名字相同),頭也不回地走上成為「餓肚子樂手」的道路。

慶幸的是,食物長期以來代替了話語,成為母女之間共同的語言,象徵她們的羈絆、共有的基礎。書中有一段,令人印象特別深,桑娜提到,當媽媽來費城探望大學剛畢業的桑娜時,媽媽沒有如她想像中的那樣,對她寒酸的生活方式和殘破的公寓苛責嘲諷,而只是為她做了一頓家常菜。

這是一位母親無聲卻終極的愛。這樣的愛有時藏匿在諸多規則和要求之中,也同時包裹在日常的細節裡,顯得既不那麼重要又理所當然。面對女兒的脆弱,母親會希望她強大而堅韌,所以母親從不溫柔鼓勵,但當女兒面對窘迫的境況,她用食物予以最大的慰藉。

在媽媽過世後,桑娜開始認真學習烹煮一道又一道韓國料理。她發現,原來餐桌上總是出現的泡菜,雖然做法不難,卻是得花上三小時製作、兩星期發酵,是如此費時的料理。但她更察覺,製作泡菜就像是阻止回憶消亡。

書中這段寫的極美。桑娜敏銳點出,如果放著作為泡菜原料的大白菜不管,那麼大白菜就會隨著時間腐爛而不可吃;但若及時製成泡菜,那麼它的滋味將隨著時間過去而轉化、昇華。然而,記憶的保存也是如此,生命中的許多時刻實際上都需要回憶擁有者悉心收納、照料。因此桑娜告訴讀者,透過身體力行地做菜、創作,她與媽媽共有的回憶乃至文化傳統,就能永遠留存於她的肺腑、活在她的一言一行之中。她做菜、寫歌、寫書,就彷彿終於回到母親身邊,也讓母親的一生得以延續。

桑娜在《沒有媽媽的超市》把母女的相愛相殺、對死亡的迷惘與恐懼等寫得深刻入骨、好看到令人心碎。不論你遇到怎樣的難關,相信這本書都能成為一本「陪伴之書」,伴著你一起走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