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0.01.04

詹姆士「愛吃,讓一輩子都幸福快樂」

文/陳紅旭(文字工作者)
「想吃的一定要吃到,即使吃不到,也要想辦法自己做。」美食主廚詹姆士對「吃」相當堅持,如新竹的某樣小吃一浮上心頭,即使晚上七、八點了,他還是驅車前往,如此鍾情於吃,對詹姆士已經像吸呼般自然而且必需。

其實,在當兵前的詹姆士從事廣告設計,一路的學習也以藝術或工業設計為目標,可是環境及現實卻不斷的推他往料理的路上走。

詹姆士與料理結緣,來自小二時,仿母親做了一道宮保魷魚,他和姊姊都吃得開心,之後由炒蛋、蛋炒飯、蛋花湯等開始嘗試做菜,很有模有樣,國三時家裡開了餐廳,也不斷積累他做料理的基礎。

後來全家移民加拿大時,詹姆士想學設計卻因托福成績達不到藝術學院的要求,反而因廚藝不錯而進了餐飲學校學法式料理。三年後,詹姆士轉往日本學工業設計,冥冥中又被推向料理的路。利用一次返鄉和父親長談,他父親建議何妨將餐盤當畫布,將食材當顏料,同樣可以揮灑藝術發表設計創意,即使學藝不成,光做菜讓家人享用,也是一輩子的幸福,這一番話點燃詹姆士篤定向料理界進軍的火種,在日本學做綜合料理。

當然,日本料理老師的一句話,更助上臨門一腳,「料理是唯一對人類有實質幫助的藝術」,詹姆士認同料理為唯一且實用「食用」的藝術。因為自認起步晚,在刀工及技法並不比學徒出身廚師紮實的考量下,詹姆士朝遊走國際,看得多也吃得多的優勢發展創意料理路線,而開拓出自己的料理前景。

混搭各式料理成創意料理,是詹姆士的特色及長項。他特別愛玩食材及烹調的混搭遊戲,並在自己的餐廳裡大秀創意,像「鮑菇焗泡菜」口碑很好,已經賣十年了;或者像大骨湯加味噌、韓國辣醬、芝麻醬、鮮奶油及牛奶熬煮成的醬汁鍋,放上豬肚及肥腸等滾煮,味覺豐富感十足,也很受歡迎。

以「型男主廚」在電視竄出知名度的詹姆士,也開班授課傳授料理知識,他強調自己並不著重在技法的傳授,而重在味覺開發,他認為「得先開發感覺美味的能力,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在味覺未甦醒之前,再好的技法也做不出美食,更談不上享受美食。」

針對很多人對食材或烹調法混搭的疑慮,詹姆士說料理無國籍,創意也不設限,食材本就可以隨意組合,唯有比例的拿?須靠味覺累積,只要掌握一些公式及原素原則,像子母食材混搭錯不了,像醬油、辣豆瓣醬、味噌及豆漿,都由大豆而來,它們混成的湯底或調味醬一定好吃;再者同為發酵物的起司和味噌也很搭;或者各種不同醃漬物的組合也不會失敗,多了解食材及製程,自然有助創意組合。

雖喜歡烹飪,詹姆士不認為自己有料理天份,倒是味覺的感受能力強,知道什麼好吃及好吃的特徵,一吃就記得。而不斷的模仿試作,則是愛吃及熱情使然。

對想學烹調的,詹姆士鼓勵儘量不排斥食物,一排斥這個不吃那個不敢吃,自然失去很多學習體驗的機會。當然,想成為美食家也得有勇氣,詹姆士說有一次到寮國,嚐當地有名的牛屎醬,它的作法是將未清含屎的牛大腸直接熬煮,以過濾後的湯汁加料成醬,如此料理是店家經營二、三代的食物,沒有理由不能吃,詹姆士試吃了,也覺得不錯。

不單不排斥任何食物,詹姆士更勇於試做,像有一次到武漢出外景,吃到有名的經五路鴨脖子滷味,非常好吃,回台灣後憑味覺記憶複製,一鍋鍋的滷,直到第九次時才覺得掌握了那味道。有時吃了某道菜,試做味道就是不對,詹姆士會再去吃一次,由閒聊中套出做法,回家再試,直到對了味為止。

最甫出版《詹姆士59元出好菜:創意日式料理》(庫立馬)新書,詹姆士以極平價角度引介創意料理,在不景氣中,平價美食確實令人食指大動,尤其將日本家庭料理融合其中,更讓餐桌上的家常菜增添不少新驚豔。

吃遍大江南北美食的詹姆士,保留最好的美食經驗,仍是帶有記憶或回憶的美食,他百吃不膩。

日劇「美味關係」中曾經有過一段話,讓詹姆士印象深刻,「人如果喜歡美食,或是在吃飯時感覺開心,那麼一輩子都是快樂的,因為一天至少有三餐時光是快樂的。」詹姆士深有同感,聽他細說美食及料理的種種,可以感染他的確對美食熱情洋溢,的確流露幸福陶醉模樣,聽者也因此意猶未盡。

*文中詹姆士照片,由庫立馬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