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09.19
站在閱讀的甜點櫃前,我看見更幸福、更滿意的自己
文/圓神出版主編 賴真真
從小考試追分、填鴨式的讀書把我們的胃口搞壞了,等長大了脫離考試的桎梏,就算明知開卷有益,但還是有目的性的、非讀不可才讀,翻書要靠意志力。
以上說的不是別人的經歷,是我的。當成為出版產業一份子後,努力參加讀書會是為了擴大自己閱讀的邊界,一些不合口味的,常半推半就讀,沒看幾頁就開始懷疑自己。所以當《閱讀的方法》作者羅振宇說:「讀書就像交朋友,看緣分、看個性、不勉強。」真的有讓我相見恨晚的感覺。我也可以嗎?可以甩掉前任再找有趣的?再問自己,如果這本不行,下一本就好?誰又是那個可以把好傢伙介紹給我的人呢?
羅振宇,華人世界閱讀量數一數二、知識服務領域的鼻祖,「得到App」創始人。他以讀者「身邊的說書人」為己任,用一輩子的博學功力寫《閱讀的方法》這本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人愛上閱讀。因為「他懂你的閱讀障礙」,除了那些跟我一樣有「童年創傷」的人,或是書海無邊不知道從何讀起的人。他說:閱讀有方法,行動就是方法。「愛上」就對了!
他的愛法很簡單,就是讓你自由!讀書像逛年貨大街,每一攤都可以試吃,不好吃就換。讀者請大膽愛用這位超級帶路人,羅振宇穿梭時空、毫不藏私的分享二十四個閱讀可以造福我們的「神性體驗」,讓我們一路邊吃邊逛,把崇高的目標卸下,有趣才能產生行動,才能前進。
作者還設計了「隨機漫步」的讀法,讀完一則約二十分鐘,隨機翻閱、想停就停、按照自己步調。他說:「一本好書應該像是一位溫潤的戀人,你若不找他,他就不煩你;你若去找他,他也有豐富的內在可供探尋。」
我第一次隨手一翻就翻到第二章中「風物」這篇,他給了我一個閱讀的理由:書比你親身到訪更能追問看到的現象。去過土耳其觀光過的人都很著迷這個東西文明交界的千年國度,但你有想過滿街土耳其文的字母背後有什麼故事?
土耳其語字母誕生迄今不足百歲,它沒有演化的過程,而是一九二八年凱末爾成立「語言委員會」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制,僅用兩個月就完成。這樣文明的發展非常特殊,在《穿越百年中東》(郭建龍著)這本書中有一段:「當菁英和平民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學習語言時,各種資訊迅速到位,……但更為重要的是,土耳其擺脫了阿拉伯文字後,也從阿拉伯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擺脫出來,更加貼近西方,與中東其他地方明顯區隔開來。」
這個觀點如果你錯過了,當你走在伊斯坦堡喧囂的大路上,我們就和這個國家最驚心動魄的變革擦身而過。
所以我接著看《閱讀的方法》目錄時,就好像看甜點櫃一樣。
第一章,「強勁的大腦」,「推理」「轉念」「抽象」「凝結」「俯瞰」「選擇」幫助你提升思維,去把握這複雜世界的底層邏輯。
第二章,「遙遠的地方」,「風物」「棋局」「窺視」「他顧」「意義」「行動」向你展示「紙上臥遊」,讓你感受到生活在別處的樂趣。
第三章,「奇妙的創新」,「結網」「建構」「怪談」「設定」「遷移」「追光」,啟發你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出改變。
第四章,「極致的體驗」,影像時代,我們總是小看文字的力量。但書裡別有一番獨特滋味,值得你細細品味。
這四個章節從「內」「外」「新」「舊」四個方向帶領你探索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本書引用的書目超過300本,並透過24個小書展介紹120本延伸書單,羅振宇精妙的說書邏輯,穿針引線織就了一張陪你探索文明的安全網。從這一點彈跳到另一點,從這本書翻轉到另一本書,我覺得自己好像站在甜點櫃前,文明展示出的繽紛和香氣,許給我們的一個更好、心智更健全的美麗世界。我在《閱讀的方法》前,看見一個更幸福、更滿意的自己。
以上說的不是別人的經歷,是我的。當成為出版產業一份子後,努力參加讀書會是為了擴大自己閱讀的邊界,一些不合口味的,常半推半就讀,沒看幾頁就開始懷疑自己。所以當《閱讀的方法》作者羅振宇說:「讀書就像交朋友,看緣分、看個性、不勉強。」真的有讓我相見恨晚的感覺。我也可以嗎?可以甩掉前任再找有趣的?再問自己,如果這本不行,下一本就好?誰又是那個可以把好傢伙介紹給我的人呢?
羅振宇,華人世界閱讀量數一數二、知識服務領域的鼻祖,「得到App」創始人。他以讀者「身邊的說書人」為己任,用一輩子的博學功力寫《閱讀的方法》這本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人愛上閱讀。因為「他懂你的閱讀障礙」,除了那些跟我一樣有「童年創傷」的人,或是書海無邊不知道從何讀起的人。他說:閱讀有方法,行動就是方法。「愛上」就對了!
他的愛法很簡單,就是讓你自由!讀書像逛年貨大街,每一攤都可以試吃,不好吃就換。讀者請大膽愛用這位超級帶路人,羅振宇穿梭時空、毫不藏私的分享二十四個閱讀可以造福我們的「神性體驗」,讓我們一路邊吃邊逛,把崇高的目標卸下,有趣才能產生行動,才能前進。
作者還設計了「隨機漫步」的讀法,讀完一則約二十分鐘,隨機翻閱、想停就停、按照自己步調。他說:「一本好書應該像是一位溫潤的戀人,你若不找他,他就不煩你;你若去找他,他也有豐富的內在可供探尋。」
我第一次隨手一翻就翻到第二章中「風物」這篇,他給了我一個閱讀的理由:書比你親身到訪更能追問看到的現象。去過土耳其觀光過的人都很著迷這個東西文明交界的千年國度,但你有想過滿街土耳其文的字母背後有什麼故事?
土耳其語字母誕生迄今不足百歲,它沒有演化的過程,而是一九二八年凱末爾成立「語言委員會」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制,僅用兩個月就完成。這樣文明的發展非常特殊,在《穿越百年中東》(郭建龍著)這本書中有一段:「當菁英和平民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學習語言時,各種資訊迅速到位,……但更為重要的是,土耳其擺脫了阿拉伯文字後,也從阿拉伯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擺脫出來,更加貼近西方,與中東其他地方明顯區隔開來。」
這個觀點如果你錯過了,當你走在伊斯坦堡喧囂的大路上,我們就和這個國家最驚心動魄的變革擦身而過。
所以我接著看《閱讀的方法》目錄時,就好像看甜點櫃一樣。
第一章,「強勁的大腦」,「推理」「轉念」「抽象」「凝結」「俯瞰」「選擇」幫助你提升思維,去把握這複雜世界的底層邏輯。
第二章,「遙遠的地方」,「風物」「棋局」「窺視」「他顧」「意義」「行動」向你展示「紙上臥遊」,讓你感受到生活在別處的樂趣。
第三章,「奇妙的創新」,「結網」「建構」「怪談」「設定」「遷移」「追光」,啟發你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出改變。
第四章,「極致的體驗」,影像時代,我們總是小看文字的力量。但書裡別有一番獨特滋味,值得你細細品味。
這四個章節從「內」「外」「新」「舊」四個方向帶領你探索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本書引用的書目超過300本,並透過24個小書展介紹120本延伸書單,羅振宇精妙的說書邏輯,穿針引線織就了一張陪你探索文明的安全網。從這一點彈跳到另一點,從這本書翻轉到另一本書,我覺得自己好像站在甜點櫃前,文明展示出的繽紛和香氣,許給我們的一個更好、心智更健全的美麗世界。我在《閱讀的方法》前,看見一個更幸福、更滿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