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10.10

隱藏在無害包裝下的有害真相

文/寶鼎出版副總編輯 Mina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周遭很多人連電子菸是什麼都沒概念,更別提Juul這個牌子了。但是Juul在美國曾經紅到成為整個電子菸界的代名詞,更被稱為「電子菸界的iPhone」(說「曾經」是因為Juul今年6月被FDA發了行銷否決令,雖然後面官司有得打)。

而在臺灣,電子菸有多普遍呢?近期的新聞報導說,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合併計算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由107年的2.7%上升至110年的6.6%,保守估計有7萬9000個學生淪為吸菸族。

那麼,為什麼要針對青少年?成年人也在吸電子菸啊!

《電子菸揭祕》書中提到:
1. 吸食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育
2. 發育中的大腦比成人大腦更容易對尼古丁養成依賴性
3. 愈早接觸電子菸,之後改吸傳統紙菸的可能性更高

換句話說,菸商是在變相提前培養一輩子的客戶。

尤其是Juul的加味電子菸,靠著花俏的行銷手法(免費提供給明星和網紅使用,讓他們在IG貼照分享)和口味包裝(例如香蕉奶油派、粉紅檸檬水、棉花糖這類會吸引孩子們的名稱與調味),吸引到的反而不是老菸槍,而是讓更多不曾吸菸的青少年趨之若鶩。

電子菸的造型愈做愈輕便,以Juul為例,它長得跟USB差不多,塞書包、塞口袋、塞鞋底、塞帽子??孩子們多的是方法藏著不讓你翻出來;在美國國中高中,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們是一整群衝進廁所一起吸,順便比誰噴的煙霧最壯觀、形狀最炫。

Juul的菸彈(補充包),半顆相當於12根香菸。學生上課忍不住想吸的時候,就把Juul藏在長袖袖子口,趁老師轉身時快速抽一口,再把煙霧吐在袖子裡面。

最可怕的是,菸彈是可以拆的,裡面有可能被不肖零售商添加違法傷身的物質,比方說大麻或其他毒品,不知情的成年人或青少年誤用的話,長期下來衍生的問題更多更嚴重。

撇開公衛方面的內容,《電子菸揭祕》也講了這家新創公司成長發跡的故事,以及後來兩位創辦人被踢出權力核心、董事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惜和菸草大廠合作的幕後祕辛。

看來,Juul又是一家為了利益而忘了初心的新創。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