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2.11.21

人生是一段有目的的漂流,這個呢?

文/主編:吳佳珍
記得當初聽聞《莫斯科紳士》作者又有新作時,心裡是雀躍又期待的,不過一看故事背景設定和情節,卻莫名擔憂起來。1954年的美國,出身內布拉斯加的農場青年,公路兼成長小說……內心浮上的第一個念頭是,背景好陌生,會不會太美國?主角好像有點平凡?公路小說好像不太好賣?

和上一本《莫斯科紳士》的哏比較之下,這本乍看顯得平平無奇,畢竟貴族紳士終身被囚禁在豪華飯店,卻活出了精彩而自由的一生,怎麼想都比較有趣吧?但是看完書稿之後,發現我想太多了,作者托歐斯再度展現他純熟的說故事能力,以及擅長在情節轉折處隱藏驚喜的完美布局,帶領讀者在故事發生的短短十天之內,看見人生可以有的機運與選擇、體會命運的無奈與無常。

他再度寫出了一個好評連連的迷人作品(雖然有些讀者或許對結局有所爭議);再度成為歐巴馬與比爾.蓋茲的選書心頭好;再度光在美國就創下百萬冊銷售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托歐斯這次嘗試了不同的敘述方式。

他的前兩本書《上流法則》和《莫斯科紳士》,都是由主角的單一視角來敘述,這本卻有八個聲音輪番出場(當然戲份多少有差別)。我們常常會想知道某些人為什麼做出某事,為什麼他們會說出那樣的話?他們在想什麼?書裡有段話說:「人的動機是一座沒有鑰匙的城堡。動機形成了層層疊疊的迷宮,從中冒出的個別行為通常沒有迅速可掌握的節奏或理由可循。」這次,透過這樣的敘述方式,作者不但讓角色自己補充了他們各自的生命歷程,我們也從這八個角色眼中,看到更為豐富的故事「形狀」,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與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行為動機,他們的希望與夢想。人物和事件都更為立體了。

書名「林肯公路」,指的是第一條橫跨美國東西岸的公路,以紐約時代廣場為起點,舊金山林肯公園為終點,全長約5400公里,興建於1912年,以亞伯拉罕.林肯的名字命名。

整個故事簡單的來說,是描述主角埃米特和比利兩兄弟在父親去世、失去家園之後,決定要開車沿著林肯公路去加州找離家出走的媽媽,沒想到車子和僅剩的錢被埃米特在感化院的朋友偷走,他們被迫先往反方向的紐約而去,一路上發生了各種意外,遇到各種人的故事。

作者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能把各種人生的偶然與巧合與意外,交織得合情合理,你完全料不到情節的走向,擔憂著書中角色的命運,然而每一次新的發展與轉折,卻又在情理之中。

你可以說,這是個大家都在追尋自己夢想的故事,只是對於如何到達那裡,每個人卻有各自的計畫與期待,而當彼此的生命軌跡交會時,就產生無法預料的變化,來到無可逆轉的結局。

這也是一個探討父子關係與童年影響的故事,有的父親留給兒子自己失敗的人生與信奉的理念作為借鑑,有的父親留給兒子一次次的欺騙與背叛,有的父親只留給兒子照片與回憶……而我們想要追尋的夢想,往往都跟自己童年時體會過或者嚮往的美好經驗有關。

這還是個年輕人的冒險故事,那個聰明的八歲小男孩比利,可說是全書最討喜的角色,他既天真又洞察世事,總是抱著那本《英雄大全:冒險家與其他的英勇旅人》故事書,總是不時把書裡的故事情節對照現實人生。在他的眼中,這場橫跨美國東西岸、長達5400公里的旅程,是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大冒險。

從30多年的生命光景,到10天的冒險旅程,從極度封閉的俄國飯店禁錮空間,到極度開放的美國公路廣袤風景。一樣厚得要命,一樣讀到捨不得結束。最後再說一個隱藏小彩蛋,據作者自己所言,《林肯公路》不只讓《上流法則》中華勒斯的外甥以主角群之一出現,其實也和《莫斯科紳士》有所關連:一九五四年初夏的午後,當六十多歲的伯爵終於離開飯店回到家鄉時,正是埃米特兄弟倆,要從紐約時代廣場出發去舊金山的時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