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2.06

理財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孩子如何選擇,並為選擇負責

文/賴皓韋(文林銀行/翻轉銀行創辦人)
這是一個關於「選擇」的歷程!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被錢所困,但我們真的知道錢是什麼嗎?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前20%家庭與後20%家庭的支配所得差距擴大至6.15倍,創10年新高,代表著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在整體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對於所得低的家庭更顯衝擊,而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知識量」,知識量連帶到後面的「選擇權」,換言之,知識含量越高,生涯過程的「選擇權」就會越多,也更能避免落入低收入的不良循環中。

然而實際在教育現場,我們好像教了太多「明辨是非」的知識技能,但對於「選擇」似乎又教得太少。人生中很多事情不一定有「對錯」,但在選擇與決定前,有沒有去了解前因後果?以及能不能承受這個決定所付出的代價呢?

本套書以「RPG」入名,使人直接聯想到角色扮演遊戲的概念,讓讀者進入設定的情境裡,感受各種真實世界裡都會遇到的兩難問題,並做出選擇。我十分激賞作者的方式,不以是非作為唯一決斷的依歸,而是透過雷達圖式的數值表,讓決策歷程中可能的得與失圖像化。我認為這是理財教育中很核心的問題,就是「你會如何選擇,並為你的選擇負責」。

唯有讓孩子在情境中實際參與,才是真實的學習。我們大人需要給予決策前的素材,並與孩子充分討論與分析,接下來就坦然接受孩子的決策與後續結果。我想再次提醒大人們,孩子的決策並不會一次就成熟,大人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決策歷程,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提醒與引導,這樣的學習效果雖然會比較慢,但更為紮實。

套書的亮點是將各種情境設定之後,給予豐富的背景知識作為鷹架,支撐著每個決定的底蘊,讓讀者閱讀與操作後,實際獲得更多的「選擇權」,更聰明的支配資產,理解決策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建議多讀幾遍,理解金錢與其原理,能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再次重申,金錢是一種介質、一種媒介,是一種交換的過程。金錢本身是中性的,千萬不要覺得談錢傷感情,也不要覺得錢是髒的。運用金錢的觀點,其實就映照著自身模樣。我相信每個人出了社會後,都能深刻體會如此簡單的句子──「沒錢萬萬不能,但錢並不是萬能」,裡頭深埋的意義卻如此微妙。如果這一切能透過知識的傳遞,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預先體會,這將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