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2.06
邊灑淚邊讀,悲傷的料理日記
文/大塊文化編輯部
「這段時間看護一定很辛苦,我沒想到自己可以有那麼長一段時間,能吃到你為我做的料理,真的很好吃。就算我不在你也要好好地做飯吃。」
吃飯對很多人來說,可以是生活中的享受,可以是努力過後的撫慰,也可以是暫時充飢,好繼續衝刺。但是對生病的人來說,可能只是維持生存、不可或缺的進食行為,尤其對癌症病患來說,連吃下肚或吸收營養都是奢侈的。
作者姜昌來是大學講師,不曾真正下廚,即使進了廚房,至多當個助手或是煮煮泡麵而已。妻子罹癌後,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便開始煮菜。整個過程,他描述得平淡無奇,但文字間氤氳著霧氣……
他不知道的眉角、無所適從,反映的就是之前由妻子掌廚的從容自如。而今,輪到他張羅吃食,這才恍然理解他即將失去什麼。他連大蔥要如何洗、切成蔥花,都不知所以然。這一切,是他不擅長又陌生的領域,之前都是由妻子負責,於是當他嘗試走進去,「就像有一道絕壁高聳在面前一樣,腦海裡頓時一片空白。」
作者開始在臉書記錄他煮食的過程。那個學習過程,緩緩釋出一種無奈的悲傷。乍看像是個人的烹飪學習筆記,需要注意的細節一一道來,極其認真,兼有實驗的樂趣。而作者準備這些菜餚的對象,在背景中等候著,不隨意出聲,字裡行間卻無不流露為病人著想的用意。包括菜色時時變化的低鹽、無鹽料理,應該都是為了配合病況,不得不然。
然而,妻子歷經幾回發作,病情每況愈下。後來開了刀,住進安寧病房,作者為了讓妻子進食,花費不少心思。「為了延續生命,就算只是一點點也得吃下去,那種痛苦實在無法言喻。」這時,小辣椒咖哩、無抗生素烤薄切五花肉等等都出爐了。絞盡腦汁的料理魂漸漸上身,作者從一介極少踏入廚房的莽夫,成為頗有心得的煮夫,也開始設想自己及他人需要什麼樣的食物、營養,最關鍵的是如何讓食物變得美味。
這本散文集,喜歡韓式家常料理的讀者會看得津津有味。平鋪直敘的料理心得中,也可窺見成就感一絲絲累積;作者在妻子的生命盡頭,竭盡所能鑽研適合她的飲食,也在往後的人生中習得餵養自身的技能。
二○二二年年底,這本散文集改編的韓國影集《離別的食譜/今天可能有點辣》推出,由「金師傅」韓石圭和演技女演員金瑞亨主演,生動演繹熟齡夫婦間的療癒故事。不過看了原著,也才能從文字去感覺,寫出「雖然很辣但激發食欲,辣味贏過了無鹽的淡味,邊灑淚邊吃,不喜吃辣的我也是」的作者,用料理陪伴妻子度過人生最後奮戰的那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