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4.03
能夠前進,是因為深深回望過了
文/皇冠文化編輯 黃雅群
如果每本書都有一個要抵達的地方,我想《黑霧微光》的目的地,是「家」。
作者國瑄說他從小就覺得沒有家。媽媽過世,讓小小的他沒有記得太多媽媽的事,卻記住了外婆不快樂的樣子。童年在阿嬤家、伯母家、爸爸和繼母的新家之間漂流,卻都不比和姊姊在廢墟扮家家酒搭建的小屋,更貼近心裡家的模樣。
他看進了家人間說或沒說的心內話,自己的心事在小小的鎮上卻無處安放。於是他離家,越走越遠,在城市裡流轉、生活、戀愛,又厚又重的過去,幾乎全部都可以拋棄。然而心中那個西螺囝仔仍不時呼喚,總讓他想起記憶裡的小鎮,那裡的人和事,那裡的家。
每個人心裡,也許都有一條回家的路,幾分鐘的路程,或是一張長途車票。對國瑄來說,回家的方法,卻是慢慢才找到的。起初是信仰的力量,每年跟著媽祖遶境,他長途跋涉,揹著睡袋走百里,腳起了水泡繼續走,以苦行的方式回到故鄉。
後來我想,這個「家」,未必只是西螺大橋的另一端,《黑霧微光》的無到有,也是一種回家。又厚又重的過去,他從來都沒有真的拋棄,反而是因為都深深地惦記了,才能夠真正前進。
國瑄的文字裡,鋪滿成長的刺痛,卻又不斷散見著,他從生命的薄情中覺察到的溫情,近似於黑夜中的微光,引領他往前。而能夠感知那樣的覺察,目光必然比一般人多了一點什麼──我反覆讀著國瑄所寫下的,以及從他本人身上感受到的,我想將那稱之為,愛。
作者國瑄說他從小就覺得沒有家。媽媽過世,讓小小的他沒有記得太多媽媽的事,卻記住了外婆不快樂的樣子。童年在阿嬤家、伯母家、爸爸和繼母的新家之間漂流,卻都不比和姊姊在廢墟扮家家酒搭建的小屋,更貼近心裡家的模樣。
他看進了家人間說或沒說的心內話,自己的心事在小小的鎮上卻無處安放。於是他離家,越走越遠,在城市裡流轉、生活、戀愛,又厚又重的過去,幾乎全部都可以拋棄。然而心中那個西螺囝仔仍不時呼喚,總讓他想起記憶裡的小鎮,那裡的人和事,那裡的家。
每個人心裡,也許都有一條回家的路,幾分鐘的路程,或是一張長途車票。對國瑄來說,回家的方法,卻是慢慢才找到的。起初是信仰的力量,每年跟著媽祖遶境,他長途跋涉,揹著睡袋走百里,腳起了水泡繼續走,以苦行的方式回到故鄉。
後來我想,這個「家」,未必只是西螺大橋的另一端,《黑霧微光》的無到有,也是一種回家。又厚又重的過去,他從來都沒有真的拋棄,反而是因為都深深地惦記了,才能夠真正前進。
國瑄的文字裡,鋪滿成長的刺痛,卻又不斷散見著,他從生命的薄情中覺察到的溫情,近似於黑夜中的微光,引領他往前。而能夠感知那樣的覺察,目光必然比一般人多了一點什麼──我反覆讀著國瑄所寫下的,以及從他本人身上感受到的,我想將那稱之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