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5.15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卻能選擇讓彼此都舒服的共處模式

文/悅知文化編輯 AA
「讀完這本書,讓我能更加客觀地看待年紀越大、內心感到越沉重的父母。重新給予我與逐漸老去的父母,一起好好生活的勇氣。」這是當時在選書時,在書評上看到的一段話,引起了我想更進一步了解這本書的動機。

其實,我並不是所謂的三明治族,沒有需要撫養孩子的壓力與金錢上的負擔,但從年幼時期至今,與父母間的相處總是爭執不斷,父母說出的每句話,在我耳中聽來,都充滿了「指責與不信任感」。一直到自己進入了某個年歲後,才開始想面對家人間相處的難解課題。我與父母親相處上的問題,真正的癥結點到底是什麼呢?看完這本書後,仔細想想,應該是源自於他們對我的「過度關注與期待」吧!這樣的愛對我來說,原來是沉重的、極度想掙脫的,我常想著:「為何住在國外的姊姊可以這麼自由自在?不顧扶養父母的責任?但在父母心中她卻是永遠的優等生?我的努力總是難以得到認可?如果可以,我也想拋下父母、也想成為陌生人。」

從前,遇到與父母意見不合的狀況時,直覺反應是逃避處理,也早已放棄了溝通,畢竟經過幾十年的人生歷程,累積成現在的他們,對於子女的想法,不論對與錯,都非一夕之間就能改變。我不曾想改變我的父母,但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當中,從中得到了一點救贖,也發掘了相處上的盲點。原來,我們之間靠得太近、界線過於模糊,我嘗試著向後退一步,重新將父母當成朋友般相處,便不再自動認定他們「應該要為我著想」、「我的付出他們應該知道」,傾聽年長父母真正想表達的聲音,不再像從前急著反駁或解釋,這段時間,我發現與父母的爭執減少、父母的笑容隨之增加,原來,只需要簡單的同理心,就能明顯改善家人間相處的問題。如同作者所說:「不存在『父母就應該要』,或『子女就應該要』」的道理。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也許一開始看到書名,會以為是訴求以反抗視角與家人相處的一本書,但實際上,「陌生人」代表的並不是冷漠,而是更多客觀認識彼此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建立適合雙方的互動方式,才能成為真正的家人,閱讀完後,心中留下的依然是溫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