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7.10
                            人類若不想被機器主宰,就需要「量子經濟」
文/商周出版主編 鄭凱達
                        
                            
                            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是「機器服務人類」,而不是「人類服務機器」,就必須要有一套全新的經濟思維。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三十位商業思想家」之一的安德斯‧因賽特(Anders Indset),在本書中為未來經濟提出一個新概念:量子經濟。
當前的經濟模式,並沒有將地球環境與人的幸福感納入其中。人們狹隘地只從物質上定義富裕,希望擁有更多資產、進行更多消費、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另一方面,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滿足物質需要的生理需求在金字塔模型的最底端,卻占有最大的區塊。即便是在富裕地區,多數人也幾乎不會努力進到可以滿足非物質需求的更高層次,因為目前的系統已經將他們固定在物質層次了。科學已證實,人類並不會因為在物質上擁有更多而變得更快樂──而且正好相反!第二間房產、第三部車或是任何時下最新流行的3C產品都無法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只會增加我們對物質消費的依賴。
許多國家的經濟已經被過度消費帶到崩潰的邊緣。因此,我們需要一場新啟蒙運動、新文藝復興,由思想家們帶領我們前進。為了讓社會進一步發展,使人類持續進步,我們需要一種經濟動能、一具為全人類帶來進步與繁榮的新引擎。
量子經濟是以新科技為基礎,在生態完好的地球上的永續經濟和穩定發展的民主體制下才能發展出有意義的工作機會,這樣才能將環境與人類的幸福整合到經濟裡。在量子經濟裡面,沒有所謂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精神層面的對立,如同在量子物理學所有(次原子)物質粒子同時也是能量一樣。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既是……又是……」。因此,精神和物質並非不相容的對立面,而是來自不同方向,卻指向相同目標的兩條路徑。
量子經濟有幾項特點:
●量子經濟讓經濟體不再侷限有形需求,而能顧及歸屬感、自我價值感與自我實現等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量子經濟並非線性發展,而是循環式、有無限潛能、貨真價實的循環經濟;
●量子經濟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一切都與彼此有連結,就連人類和機器間也不例外;
●量子經濟遵循演算法、有技術性,且具有指數型成長的特性……
在此脈絡下,本書的核心主題有:
1.開發「數位超智慧」,將有毀滅人類的風險。如果讓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操控的能力,人類無異是將支配權拱手讓人、交到它們手上。這是很大的挑戰,而我們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只要科技發展掌握在少數大型公司和技術官僚手中,要想及時馴服新的人工智慧超能力的希望就越渺茫。
2.必須建立新經濟,也就是量子經濟。在全面整合的循環經濟中,後物質供給將能解決過度消費的問題,真正將環境、經濟、幸福整合在一起。
3.藉由群體智慧創造共享經濟。舊的經濟模式強調擁有物品,企業則著重在最佳化生產,甚至利用法律漏洞來降低成本。便宜的商品、過度的消費,形成拋棄式社會,而我們就快要被自己的垃圾淹沒。量子經濟的消費者會轉為使用者,購買企業提供的服務,而不擁有物品。
4.學會反思自己的決定,質疑自己的行為。每一個人,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哪個位置,必須認清自己是誰、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以及一個人道的世界必須是什麼樣子。我們必須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出有意識的決定,即便是孩子,也要學習哲學思考的能力,學會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
「量子經濟時代」將藉由對話、合作與共同創造而蓬勃發展,新時代的商業將擺脫依賴過度消費及建立在物質主義的商業模式。因賽特在本書中為未來十至二十年描繪了三種情境,這些情境便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當前的經濟模式,並沒有將地球環境與人的幸福感納入其中。人們狹隘地只從物質上定義富裕,希望擁有更多資產、進行更多消費、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另一方面,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滿足物質需要的生理需求在金字塔模型的最底端,卻占有最大的區塊。即便是在富裕地區,多數人也幾乎不會努力進到可以滿足非物質需求的更高層次,因為目前的系統已經將他們固定在物質層次了。科學已證實,人類並不會因為在物質上擁有更多而變得更快樂──而且正好相反!第二間房產、第三部車或是任何時下最新流行的3C產品都無法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只會增加我們對物質消費的依賴。
許多國家的經濟已經被過度消費帶到崩潰的邊緣。因此,我們需要一場新啟蒙運動、新文藝復興,由思想家們帶領我們前進。為了讓社會進一步發展,使人類持續進步,我們需要一種經濟動能、一具為全人類帶來進步與繁榮的新引擎。
量子經濟是以新科技為基礎,在生態完好的地球上的永續經濟和穩定發展的民主體制下才能發展出有意義的工作機會,這樣才能將環境與人類的幸福整合到經濟裡。在量子經濟裡面,沒有所謂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精神層面的對立,如同在量子物理學所有(次原子)物質粒子同時也是能量一樣。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既是……又是……」。因此,精神和物質並非不相容的對立面,而是來自不同方向,卻指向相同目標的兩條路徑。
量子經濟有幾項特點:
●量子經濟讓經濟體不再侷限有形需求,而能顧及歸屬感、自我價值感與自我實現等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量子經濟並非線性發展,而是循環式、有無限潛能、貨真價實的循環經濟;
●量子經濟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一切都與彼此有連結,就連人類和機器間也不例外;
●量子經濟遵循演算法、有技術性,且具有指數型成長的特性……
在此脈絡下,本書的核心主題有:
1.開發「數位超智慧」,將有毀滅人類的風險。如果讓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操控的能力,人類無異是將支配權拱手讓人、交到它們手上。這是很大的挑戰,而我們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只要科技發展掌握在少數大型公司和技術官僚手中,要想及時馴服新的人工智慧超能力的希望就越渺茫。
2.必須建立新經濟,也就是量子經濟。在全面整合的循環經濟中,後物質供給將能解決過度消費的問題,真正將環境、經濟、幸福整合在一起。
3.藉由群體智慧創造共享經濟。舊的經濟模式強調擁有物品,企業則著重在最佳化生產,甚至利用法律漏洞來降低成本。便宜的商品、過度的消費,形成拋棄式社會,而我們就快要被自己的垃圾淹沒。量子經濟的消費者會轉為使用者,購買企業提供的服務,而不擁有物品。
4.學會反思自己的決定,質疑自己的行為。每一個人,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哪個位置,必須認清自己是誰、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以及一個人道的世界必須是什麼樣子。我們必須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出有意識的決定,即便是孩子,也要學習哲學思考的能力,學會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
「量子經濟時代」將藉由對話、合作與共同創造而蓬勃發展,新時代的商業將擺脫依賴過度消費及建立在物質主義的商業模式。因賽特在本書中為未來十至二十年描繪了三種情境,這些情境便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