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8.28

與「翻譯」概念密不可分的奇幻小說

文/臉譜文化編輯部
如同「翻譯」常被視為「創作」的次級品,翻譯文學這個書種比起本土書也往往顯得像是僅居於為人作嫁的角色,至多只是為原作的海外授權國再添一筆、帶給權利人多一點點版稅收入;即便作為編輯再怎麼喜愛自己引進的作品,通常也很難發自內心地說為它出版譯本是一項絕對具有開創性及重要性的工作。然而《巴別塔學院》是一個珍貴且令人驚喜的意外──這部本身就與「翻譯」概念密不可分的奇幻小說,經過譯者的詮釋非但沒有失色,反倒更增添層次豐富的意義與趣味;小說的劇情發生於十九世紀的中、英兩國之間,中文原本就是故事裡地位重大的第二種語言,中譯本的誕生也像是補足了拼圖中的缺口。

儘管有看似明確的歷史時空落點,《巴別塔學院》最令人驚豔的特色之一更是透過魔法設定讓熟悉的史實背景展現出更瑰麗而充滿戲劇性的風貌,而故事中的魔法正是奠基於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當受過特殊訓練的「譯者」在兩種語言中各取一個看似相同但存在微妙差異的詞語,銘刻在銀條上,就能夠施展出和這組詞語相關的魔法,創造出武器、藥物、生產工具等等;擁有越多種外語人才、能夠發想出越多雙語詞組的國家,就能透過這種別稱「銀工」的魔法獲得越繁榮便利的生活和越強大的國力。正如現實中白銀的流動在帝國主義擴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銀工魔法也成為書中的英國厚植實力的關鍵,從宏觀角度看來,既呼應了經濟與物質歷史,也隱喻著不同語言及文化的權力位階差異與相互融合吞併。書名的「巴別塔學院」就是故事中牛津大學內專攻外語和翻譯的機構,裡面有研究各種外國語言的學者,也有從歐洲以外的國家而來、貢獻自己的母語專長的學生。但是這座學院裡,有些人真正效忠於英國政府,也有人暗中運作,企圖讓這座攸關帝國命運的高塔倒下。

在廣東出生長大、被養父勒維教授帶往英國的中英混血少年羅賓,就由於罕見的中文專長而成為巴別塔學院裡的譯者學生,他醉心於語言文字的奧祕、讚嘆翻譯魔法的神奇,更在學院找到了猶如家庭的歸屬感,卻也困擾於本地學生對他的惡意歧視作弄。藉由一次魔法銀條失竊的事件,羅賓發現了一個名叫「赫密士會」的地下組織,想要打破英國政府和巴別塔學院對翻譯魔法的壟斷。他們懷抱崇高理想,卻不惜訴諸暴力手段,而且和一連串學生意外身故及失蹤的事件糾纏難分。現在,赫密士會也試圖招募羅賓加入,派出的使者竟是一名和羅賓長相酷似、同樣有中國血統的神祕青年。究竟這位使者是什麼身份?和羅賓有什麼樣的關係?赫密士會又和那些消失的學生有何牽連?羅賓是否也會步上他們的後塵?

在此同時,英國的貿易代表去到羅賓的故鄉廣東,和中國官員發生了衝突,我們所知的「鴉片戰爭」在故事中的世界彷彿也將同樣發生。勒維教授帶著羅賓和他的同學們前往協助,而英國境內也醞釀著愈來愈激烈的反抗聲浪。羅賓和整個巴別塔學院的師生,都被捲入這場一觸即發的戰爭,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否會讓他們所處的歷史軌跡,朝向與我們的世界不同的方向發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