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3.09.11

靠人負重前行,真能指望歲月靜好?──《家弒服務》服務到家

文/寂寞出版 朱玉立
走闖社會的時候,我們多少都聽過「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說法,目的是提醒「防人之心不可無」。其實這個提醒放在家庭、在親密關係裡也都適用。尤其我們特別容易在家裡、在親密互動中,卸下防備,忘掉了人的面向何其多,心思何其複雜,而蟄伏潛藏在陰暗濕冷角落的黑化因子又何其容易蠢動。

《家弒服務》正是這樣的故事。

一個富有家庭,光鮮亮麗的男女主人帶著悉心栽培的小女兒,住在闊院豪宅。他們正需要一個家事好幫手,打理內外秩序。前來應徵的年輕女孩揣著兢兢業業的態度登場,迫切想要工作的她甚至以樸素衣衫、傻氣眼鏡來框架自己,以證明她有多安份守己、好用好使。

不過一個結構完整的家庭,硬要納入一個外人,先不論人選、人品是否有疑慮,光是讓這個外人同住同睡,在一個屋簷下近距離相處,就必然會充滿張力,衝突火花一觸即發。

確實,該有的張牙舞爪,該有的委曲求全,以及,少不了的尖銳刻薄,躲不過的再三刁難,都在這個故事裡上演,然而,如果僅靠這麼可想而知的通俗肥皂劇橋段,是無法讓本書出版暴衝累積37萬點評【小編驚爆:根據Goodreads書評網站統計,於本書編輯製作期點評數是30萬,但在印刷完成後,又暴增7萬多筆。】,以及立刻獲得影視改編機會【小編驚驚爆:影視改編掌舵者竟然是交出暗黑超英神作《黑袍糾察隊》的製作人。】

《家弒服務》能獲得廣大迴響當然要歸功於作者形塑角色的功力,以及全書結構、懸疑推到極致,後段篇章一步步逆轉的巨大刺激與滿足。

首先是充滿懸疑的開篇序曲:嫌犯說話、警察在場、屍體在樓上,彷彿汽球漲到爆破前的臨界點,但是,敘述嘎然止住,在讀者內心架設好疑問的鷹架:誰是兇手?誰死了?警察發現什麼驚人證據?這些疑問讓整個故事的懸疑要素與心癢難耐都布置妥當,卻不急著發射出去。

接著,三個角色逐一登場,透過主觀視角揭露豪宅奇特格局,鋪陳人物外表內在詭異落差,每每來到可以論斷定案這角色善惡的角落,又拉出新的視野,打破一切刻板想像與期待。

正因此很多讀者講到這書為何會讓人「久坐追讀」,是來自於每一個看似正常良善天真的A面,竟然有嚇到讓人掉下巴的B面,從而揭開每個人物別有用心、處心積慮、陰鬱黑暗的姿態。

然後,開篇的那個疑問鷹架,馬上像是熱火烹油似的刺激讀者又驚又疑,到底「嫌犯說話、警察在場、屍體在樓上」的局要怎麼解,會是大快人心的解氣式正義?還是魚死網破一鍋爛的警世寓言?

不論如何,只要先挑好姿勢,給足久坐、追讀的空間與物質條件,必能享用這番「家弒服務」,獲得掩卷後舒心暢快、安適愜意的日常。

事件開場,嫌犯自述,警察在場,屍體也前,不過,序曲就此停格。然後一切從三個月前講起。

這下就很難說,一個犯罪現場到底誰死、誰犯罪?

如此驚心動魄、勾人上癮的故事,
沒人能有把握,誰死了,
外面看來光鮮可喜的人,越會讓大家卸下防備,然後在事件發生,大嘆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