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01.29

保持好奇、追尋自己的北極星

文/天下文化編輯部資深編輯 吳育燐
在電腦科學,甚或說是AI領域,李飛飛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重量級人物。一方面因為她所打造的ImageNet資料集促進了演算法與大數據的結合,使得神經網路演算法起死回生,催生「深度學習」一詞;二方面則因為李飛飛很早便開始研究如何將AI應用在醫學,當她意識到AI的影響與一般人對AI的疑慮,便決定同時顧及醫生、護理師、病人的尊嚴,並開始提倡AI的倫理學。

正是基於如此的貢獻,李飛飛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國家醫學院、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可李飛飛不因此自滿。從《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這本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出李飛飛感激父母的身教與言教、感激數學老師薩貝拉一家的慷慨,也感激移民和求知路上的各種夥伴,是他們讓李飛飛得以確立志向,勇敢前行,追尋「北極星」。

對於北極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飛飛與母親的幾次對話,雖然簡短,但她母親的話語仍傳達出十足的力量,讓李飛飛堅定志向,往學術研究前進。她的母親暨有風骨,也有知識份子心中想盡的責任,從小鼓勵李飛飛閱讀各類經典,後續更影響李飛飛將視角延伸到人文關懷,在醫療領域應用AI。

李飛飛的父親則是「永保赤子之心」的榜樣,他對各式事物充滿好奇,也能以樂觀態度面對難題。李飛飛從小跟著父親往外跑觀察大自然,長期養成的敏銳觀察力在她學習物理時派上用場,日常生活所看到的光影、貓兒的躍動,都轉換成科學之美。這樣的能力進入大學後更隨李飛飛與電腦視覺結下不解之緣,成為影像辨識發展的重要角色。

書名所用的「視界」也帶有這種視覺意味,除了是李飛飛的所見,也帶有我們周遭「世界」的雙關。由於李飛飛的成長剛好和AI的起步重合,我們恰恰能透過她的視角得知AI近年的發展,也能從她的經歷、她所做的研究理解AI的局限。

李飛飛主張,AI已經是全球民眾的責任,我們不能覺得事不關己而陷入被動,而必須主動關注AI與人的關係,畢竟能管理AI的就是人。在這個AI議題引起熱烈關注、甚至有些人心惶惶的時刻,本書可以發揮出安定民心、引領方向的作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