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02.12
偏頗但真誠的民族歷史
文/大是文化編輯 張祐唐
「這段記憶最好被墨西哥遺忘」、「瑞典的民族驕傲與過去沒有關聯」、「阿根廷不可能再擁有共同的民族歷史」、「整個歐洲都是法國的創作」、「憲法讓波蘭充滿希望」、「猶太人藉由建立以色列來形塑自己」、「美國是超越歷史的天選之人」;至於加拿大人……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加拿大人。」
本書由《星期日泰晤士報》作家、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名譽博士彼得.富塔多企劃,邀請了28個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按照自己對國家的理解,和我們訴說故事。
有些人從國家如何建立開始說起,有些人從民族起源從頭介紹;語氣裡有驕傲、無奈、後悔,還有一項貫串全書的共同特質:「真誠」。
誰說的歷史才是正確的?誰寫的歷史才沒有偏頗?讀歷史,我能學會什麼?
以德國為例,目前他們正積極擁抱歐盟政策,因為過去的教訓很清楚:最好放棄追尋統一的民族國家。然而,大多數現代德國的民眾,對於其中世紀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過往的英雄傳說,如今都已經褪色消散。
過度壓抑民族性、不願談及歷史的傷痛,甚至反民族,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但是,為了避免法西斯主義再起、為了世界和平著想,這似乎是目前的最好辦法?
從此可以看出,當人們在訴說自己的歷史時,他們所傳達的熱情、強調或省略的部分,都透露著許多訊息。所以,讀歷史,你可以學到利用不同角度看待所有事情;學習傾聽相反立場、思考出現差異的原因。
兼容一切的歷史目前仍不能實現,因為只有片段殘存了下來;同樣的,社會中的意識形態不會消失,但藉由傾聽、思考,我們才可以弭平衝突。
歷史有時很沉重,不過這本書可以當作是28位外國朋友,在和你解釋何謂希臘人、英國人、墨西哥人、以色列人、日本人……他們從哪裡來?以及(希望)未來要往哪裡去?
他們想說的事情很簡單:「若我們無法理解其他人如何看待、感受自己的過去,就無法真正了解他們。」如果想要更加了解讓世界充滿活力,卻也衝突不斷的民族和文化差異,我們需要的不是旅遊指南,甚至也不是歷史書籍;我們必須去傾聽其他人用自己的話,述說他們的歷史。最後再想想,換作是你,你會怎麼介紹臺灣的故事?
本書由《星期日泰晤士報》作家、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名譽博士彼得.富塔多企劃,邀請了28個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按照自己對國家的理解,和我們訴說故事。
有些人從國家如何建立開始說起,有些人從民族起源從頭介紹;語氣裡有驕傲、無奈、後悔,還有一項貫串全書的共同特質:「真誠」。
誰說的歷史才是正確的?誰寫的歷史才沒有偏頗?讀歷史,我能學會什麼?
以德國為例,目前他們正積極擁抱歐盟政策,因為過去的教訓很清楚:最好放棄追尋統一的民族國家。然而,大多數現代德國的民眾,對於其中世紀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過往的英雄傳說,如今都已經褪色消散。
過度壓抑民族性、不願談及歷史的傷痛,甚至反民族,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但是,為了避免法西斯主義再起、為了世界和平著想,這似乎是目前的最好辦法?
從此可以看出,當人們在訴說自己的歷史時,他們所傳達的熱情、強調或省略的部分,都透露著許多訊息。所以,讀歷史,你可以學到利用不同角度看待所有事情;學習傾聽相反立場、思考出現差異的原因。
兼容一切的歷史目前仍不能實現,因為只有片段殘存了下來;同樣的,社會中的意識形態不會消失,但藉由傾聽、思考,我們才可以弭平衝突。
歷史有時很沉重,不過這本書可以當作是28位外國朋友,在和你解釋何謂希臘人、英國人、墨西哥人、以色列人、日本人……他們從哪裡來?以及(希望)未來要往哪裡去?
他們想說的事情很簡單:「若我們無法理解其他人如何看待、感受自己的過去,就無法真正了解他們。」如果想要更加了解讓世界充滿活力,卻也衝突不斷的民族和文化差異,我們需要的不是旅遊指南,甚至也不是歷史書籍;我們必須去傾聽其他人用自己的話,述說他們的歷史。最後再想想,換作是你,你會怎麼介紹臺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