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06.19

寫在進入迷宮前──威拉蓬的《迷宮中的盲眼蚯蚓》

文/聯經出版 黃榮慶
翻譯書越來越難做,文學翻譯書更是難上加難。

很多讀者或者朋友可能覺得,簽一本翻譯書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審讀書訊,看看作者在國外是否知名?作品在當地是否蔚為風潮?現象級暢銷?獲獎無數?還有售出影視改編權?那麼出個有競爭力的預付金,簽下來找個還不賴的譯者託付,然後再找有名的推薦人,然後,登登,這不就來到台灣讀者的面前了嗎?書架上放的這本那本不就是如此嗎?噢,不是的,真的不是這樣的,如果一切真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不曉得讀者怎麼看,單純說說我主觀感想。先不講華文創作的文學作品,就講翻譯文學書。這幾年有好多優秀的出版同業、版權代理和深具洞見智慧的編輯前輩們,把來自各國各語系超級無敵精彩、優秀的翻譯文學書譯介到臺灣。我日漸成為常態超標的購書預算,只因每月都有太多本來自同業們絞盡腦汁在選題、策畫、封面、文案、推薦包裝上推出的精彩作品。我們在臺灣書市看到質與量,一年比一年百花齊放的出版品。然而過去十年來,出版人可能每一年都要付出比前一年再增加超過10%-20%的氣力才能維持一本書的銷量和曝光。

2019年疫情前,我忘了在何因緣際會下點進了「家住吞武里」這個泰國文化觀察的部落格,我看到標題為「八點檔體的瑰鬱政治隱喻」的文章,被版主在泰國參加的一場新書活動的側記內容給攫住了目光。這是我從來沒有接觸甚至讀過的泰國文學小說,更遑論作者是何許人我一概不知。活動側記的一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這書真正的寫作動機是為了向我當時17歲的兒子解釋,
當時 2010年的泰國到底發生什麼事(紅黃衫軍互鬥)。
我想寫下來,但我沒辦法直接寫政治。
於是,我寫愛情。
──威拉蓬‧尼迪巴帕


我立刻搜尋相關的英文書訊,去找這本書的英文書介和書評,這才了解原來這是一本用愛情寫政治的羅曼史(諭嚴?)小說。

剛過的這個五月,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深感憤懣,因為過去八年經歷了各種美好正向的變革,看似確立國家正朝向趨於多元又逢源的局勢,沒想到五月底的國會,硬是惡狠狠地摑了我們好幾巴掌,也讓局勢彷彿再度面臨極為嚴厲的挑戰和挫敗。然而,我想回頭邀請大家讀讀這本泰文小說《迷宮中的盲眼蚯蚓》。泰國的民主憲政之路與臺灣相比,就像是一條不斷被抹去足跡的泥濘小徑,看似前路有光,卻始終到不了那開出花果的彼岸,寸步難行卻又難以言明,人們早就在那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政變汰洗中逐漸失憶與迷航,於是人人都像在那暗夜迷茫的霧中曲徑亂竄亂闖,一切動機彷若前世因果,前行的眾人走呀走岔了路,早已分不清此時此刻身在何處,這是泰國的宿命輪迴。於是橫空出世的泰國龐克教母威拉蓬便用這麼一本羅曼史試著喚醒人們:該醒醒了吧。

就如同本書譯者梁震牧在譯序中所寫、令我深有同感的一句話:作者威拉蓬終究選擇了用最溫柔的力道把針戳進去。本書另外一位推薦人盧郁佳也貢獻了一句讓我難以忘懷的評論:魔幻寫實若是革命黨藏在花轎(魔幻)裡闖關的槍、彈(寫實),本書就是泰國的潛艦國造。以言情小說的文體,完爆言情小說的父權邏輯。感謝所有的推薦人皆分享了屬於他們的柔情,也為這本來自泰國的迷宮提供了各自的情感方位。

第一次編泰文小說,好幸運認識遠在他方,有趣開朗、又開明的作者以及為這本書貢獻優美譯筆,熱血又深知箇中緣由的譯者,遇到好多良善的人的幫助和推薦。

無論如何,我們不同,只要我們還有記憶,只要我們記住這大大小小發生的事。只要不忘記這一切,臺灣就不會是迷宮,而我們遲早會找到出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