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07.09

在這個時間點,還有討論平等的意義嗎?

文/衛城編輯部
我想,這是很多讀者在看到這本書時第一直覺的想法。談到平等,人們可以輕易列舉出各式各樣的平等運動,近如這幾年興盛的性別平等運動,到遠至十九世紀的階級平等運動。然而,我們對歷史如數家珍,卻很難讓我們認為當今是個平等的社會,諸如男女薪資差異、青年買不起房子、原住民族土地正義問題等等,新聞上鬧得轟轟烈烈的抗爭活動,讓我們對未來越來越絕望──我們憑什麼說,這是個平等的社會?

然而,在《平等的反思》中,長年研究經濟不平等的經濟學家皮凱提指出,或許我們應該將視角轉過來看。舉例來說,我們都無法否認一百年以前的台灣,處在一個更不平等的世界:政府是日本殖民政府、女性還得出嫁從夫、原住民族被稱為「番」、階級差異難以透過教育翻轉。當我們把視角退到百年前,我們將驚訝的發現,短短一百年,不論是台灣還是世界,都經歷了人口爆炸、平均購買力增強與政治權力下放的過程。當視角放大、時間拉長,沒有人可以否認我們比一百年前更加平等。

然而,這樣的回顧,不僅僅是為這段平等奮鬥畫下終點而已。我們對過往的回顧,不是為了盲目地肯定當代的成就,而是為了重新找尋探求平等的錨點。但是,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政治人物跟經濟學家壟斷了政策決定,我們真的有辦法改變嗎?對皮凱提來說,關鍵就在於公民參與──我們是否太快放棄參與的力量?

面對從殖民時代直到今日留下來的不平等,以及當今強大又殘酷的數位獨裁主義,更強而有力的民主內化才能幫助我們建立堅韌的國家體制。至今,台灣也面臨了嚴重的不平等,除了貧富差距以外,更還有階級對立、族群正義、司法正義等問題,而一如皮凱提所說,這些困境不能僅僅交給少數人來決定,每個公民都必須要起而參與才行。

反思平等的奮鬥,讓我們敏銳地感受這段歷史所經歷的殘酷轉折點,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當今強烈的不平等感受,正是這趟奮鬥尚未到達終點的象徵。皮凱提的書寫,正是希望透過回顧過往的進步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發現這塊土地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花時間點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