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就是這本書的賣點之一,原本以為是動物的眼睛,例如牛,結果發現是一隻發狂的熊,正在朝天怒吼。黑白的設計,配合上天然的野性,《動物怪譚》這本書一開始就讓開卷的人驚艷。
這本書讀起來很有愛倫坡的味道,恐怖懸疑,短篇小說集組合而成的,不是馬戲團的戲謔,而是人性黑暗面的諷刺,有幾篇看完後真的不寒而慄。作者在這本作品裡,充分展現了敏銳的觀察力,底層的人性故事穿合在動物外衣上,用著不經世事的口吻,說著恐怖故事,在我讀愛倫坡的黑貓時,也有過一樣的緊張感,真難想像這是作者第一本作品,深厚的寫作功力和純熟的技巧,讓人羨慕。
「甜蜜的家」,幸福快樂的家庭各懷鬼胎,是一件謀殺案,但是背後卻有故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面具下生活,性愛的歡愉淫亂,母性和伴侶背叛的角逐,牽涉出多人的心事。作者用了狗的形象去譬喻,藏匿秘密的土穴,藏密醜聞的內心。「長頸鹿的陳情」,不慍不火的一篇,結尾不慍不火,陳情失敗的長頸鹿成了交易對象,記者的揭露不僅反映出人類的自私和無情,卻又用一種動物本能的舔舐反應結尾,作者的天才隨處可見,不控訴,不灑狗血,卻反映了人在某些狀況下,更茹毛飲血,也更沒有良知。
「斯立姆的最後一程」,這篇算是在整本小說中動作最大也最強的一發子彈,斯立姆是一隻兔子,成了父親送給兒子的禮物,然而兒子的殘忍虐待,讓斯立姆的身體逐漸成了殘破之軀,而最後這一程究竟在一隻兔子的眼中是何風景?會不會是快樂的一程?老實說結尾讓我有點害怕,因為那是一種暴力的虐待,從小孩傷害斯立姆的動作,表現出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期盼受到的期待轉化為一種潛意識的凌虐,而把這種忿忿不平發洩在動物身上,而且這種暴力還在一雙默認的雙眼下進行。
「如何活化心中的靈蛇」,有愛倫坡的影子,特別是在最後的蛇肉大餐,包覆著一個人的冷靜和愛意,還有殺蛇的那段果決俐落,和我原先預想的結果完全不同,不是蛇吞噬人,而是手刃蛇啊。
這本書的立意在書籍介紹上就已經出現,不是為了要控訴人尊獸卑,或是控訴什麼人性的醜陋,只是純粹想要描述那種無論人類在怎麼進化,人終究是動物圈中的一環,終究還有著動物的本性,最深的原始本能驅策著和平和毀滅。別以為人不殺人,人殺人的方式千百萬種,而殺人也不是奪走性命一種而已,真正的怪譚才正要開始。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0.03.01
何健豪.浮果
文/浮果
此外,他也是向法國浪漫主義的翹首雨果看齊,希望有一天,他所寫的每一篇部落文,都能成為經典,當人們一想起閱讀就會想起「浮果」。另外,他在「浮果」前冠上自己的名字,是因為部落格代表了他本人,但並非是以「浮果」的名義偽裝自己,扮演另一個身份;而是「浮果」就代表了他,「部落格就是我燃燒小宇宙的地方,這或許也是自我感覺太過良好了!」
儘管目前浮果就讀圖書資訊學研究所,不過他的閱讀習慣是從大學才開始培養的,「大學前看書有一搭沒一搭,一直到升大學後,受到老師鼓勵閱讀課外書後,才漸漸養成。」他最初閱讀的一本書是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時報文化),雖然當時有點搞不懂村上春樹這個人想說什麼,但他的寫作風格和營造出的情境,很讓人入迷。之後他零零雜雜讀了很多書,「我是很貪婪的雜食性動物,只要書擺放在我面前,不太深澀,我就會把它讀完,並且盡量強迫自己寫下心得,後來有網路書櫃後就比較方便,不會船過水無痕,過了就忘。」至於閱讀的種類,他說以文學類的書籍較多,不過最近平面設計還有繪本也有增加的趨勢。
在2009年9月,他開始參加試讀活動,第一本是小異出版的《導彈人》,目前已試讀了15本書,「這種有點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試讀行為,目前還是樂此不疲。」除了看書以外,他也很喜歡時尚東西,常常花很多時間在看國外的時裝消息,「那可以培養我個人的品味能力,雖然我常看的是女裝設計,因為比較多樣有趣,但有很多時尚概念是可以相通的,例如色彩的運用或是服裝的搭配。」所以偶爾他也會畫畫設計圖,最近比較有興趣的則是手繪日記,大概是受到《手繪人生》(馬可孛羅)這本書的影響,覺得偶爾也能在日記上面塗鴨,或許能讓版面豐富一點,「如果我的繪畫能力能夠脫離小學生階段的話,也許有天能在部落格上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