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10.05
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
文/親子天下媒體暨產品中心總監 李佩芬
對多數人來說,「大學校長」或許是個很有距離感的職銜——尤其,當眼前的校長留了只大鬍子,學有專精的領域是哲學時,很難不產生「望之儼然」的第一印象。
不過,這位校長常常收到的回饋之一是:「我好愛看你的FB,你寫得很好!」聽得好高興。
但他總是回得謙虛:「隨便寫寫、隨便寫寫」;而心裡想的卻是:「我並不講究文筆,所以不是寫得好,而是活得好。」
他認為,活得好,隨便寫寫都好,因為,「文章是活出來的!」
他是本職為哲學教授,先前曾擔任華梵大學校長、成功大學副校長,也曾擔任過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主持人與「通識教育中綱計畫」總主持人的林從一。在開學之際,帶來一本知識含金量極高的書籍《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林從一校長的專長除了心靈哲學、語言哲學之外,就是思考如何活出更好的人生。他相信哲學是創新、行遠的原動力,教育是陶冶人性的成己、成人之學;致力建構一個高智慧水位的人文與社會生態,讓大家一起高高浮起。
或許很多人覺得哲學很「玄」,哲學家的提問都是「大哉問」,但林校長厲害之處就在於,他順手捻來的都是自己生活周遭的真實所見所聞,但帶你所思所想的人生議題,卻又是如此核心又深刻,連「理工腦」背景的教授也折服:
「這本書正像是一本具備很多公式的微積分課本,或是有著很多用來解決系統開發的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的工具書,十分貼近生活與需要。」因投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而與林從一校長認識、接觸多年,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文鈺,用一種很「理工」的思維詮釋這本書。
回到我們所處的大環境,無論是AI崛起對眾多產業帶來的工作衝擊,或是大學生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報導,甚至還有更多的實際生活會面臨的眾多抉擇,都等著我們一一破關。諸如:
如何擺脫生活裡的焦慮與迷茫?
「學習意義喪失症候群」 該如何解?
為什麼「一直動腦」這麼重要?
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才應該在意別人的看法?
「擇友」很重要,但「選敵」為何也需要大智慧?
快樂很重要,但只有快樂重要嗎?
⋯⋯
想要聽聽人生哲學家怎麼破解上述提問嗎?正如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所說,本書是極具參考的解方:
「這本書從觀自我、換視角、探真理、練智慧四個面向切入,篇篇文章都非常引人入勝,不僅有故事,也有嚴謹的哲學思考,每篇文章都是能讓人細細咀嚼思考的好文。透過閱讀這66則關於人生的思考,能讓讀者逐漸認識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並勾勒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圖像。」
無論你是學生、老師、家長,還是為人子女,獻給任何困局求解者的思考之書。當人生要活的有「效益」又不失「意義」時,本書相信能在人生轉角處,帶給你柳暗花明的生命思索。
不過,這位校長常常收到的回饋之一是:「我好愛看你的FB,你寫得很好!」聽得好高興。
但他總是回得謙虛:「隨便寫寫、隨便寫寫」;而心裡想的卻是:「我並不講究文筆,所以不是寫得好,而是活得好。」
他認為,活得好,隨便寫寫都好,因為,「文章是活出來的!」
他是本職為哲學教授,先前曾擔任華梵大學校長、成功大學副校長,也曾擔任過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主持人與「通識教育中綱計畫」總主持人的林從一。在開學之際,帶來一本知識含金量極高的書籍《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幫助跳脫迷茫人生的指引
林從一校長的專長除了心靈哲學、語言哲學之外,就是思考如何活出更好的人生。他相信哲學是創新、行遠的原動力,教育是陶冶人性的成己、成人之學;致力建構一個高智慧水位的人文與社會生態,讓大家一起高高浮起。
或許很多人覺得哲學很「玄」,哲學家的提問都是「大哉問」,但林校長厲害之處就在於,他順手捻來的都是自己生活周遭的真實所見所聞,但帶你所思所想的人生議題,卻又是如此核心又深刻,連「理工腦」背景的教授也折服:
「這本書正像是一本具備很多公式的微積分課本,或是有著很多用來解決系統開發的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的工具書,十分貼近生活與需要。」因投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而與林從一校長認識、接觸多年,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文鈺,用一種很「理工」的思維詮釋這本書。
回到我們所處的大環境,無論是AI崛起對眾多產業帶來的工作衝擊,或是大學生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報導,甚至還有更多的實際生活會面臨的眾多抉擇,都等著我們一一破關。諸如:
如何擺脫生活裡的焦慮與迷茫?
「學習意義喪失症候群」 該如何解?
為什麼「一直動腦」這麼重要?
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才應該在意別人的看法?
「擇友」很重要,但「選敵」為何也需要大智慧?
快樂很重要,但只有快樂重要嗎?
⋯⋯
想要聽聽人生哲學家怎麼破解上述提問嗎?正如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所說,本書是極具參考的解方:
「這本書從觀自我、換視角、探真理、練智慧四個面向切入,篇篇文章都非常引人入勝,不僅有故事,也有嚴謹的哲學思考,每篇文章都是能讓人細細咀嚼思考的好文。透過閱讀這66則關於人生的思考,能讓讀者逐漸認識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並勾勒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圖像。」
無論你是學生、老師、家長,還是為人子女,獻給任何困局求解者的思考之書。當人生要活的有「效益」又不失「意義」時,本書相信能在人生轉角處,帶給你柳暗花明的生命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