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24.10.06

預防失智從避免「禍從口入」開始!

文/楓葉社文化編輯部
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主因就是大腦累積了「毒素」。

以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為例,大腦累積過多「β澱粉樣蛋白」,就會導致正常神經細胞壞死、大腦隨之萎縮。

日本有資料指出,2025年後失智症患者將超過700萬人,若是連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都納入計算,每3位65歲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位罹患或可能罹患失智症。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心想:「既然知道造成失智症的凶手,只要去除它不就能治好了嗎?」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目前已知,就算去除β澱粉樣蛋白,也無法治好失智症,因為你的身體依舊在不斷累積。因此,關鍵在於打造一個不會讓大腦累積毒素的身體、從日常生活開始幫大腦解毒。

首先,要知道「皮質醇失衡」將引發慢性發炎、腦霧、腸漏症等,容易讓大腦累積毒素的症狀。

皮質醇是由腎臟上方的三角形臟器──腎上腺的外側皮質產生,能夠抑制身體因壓力引發的發炎症狀,因此又稱壓力荷爾蒙。

不過,皮質醇的分泌量有限,無法超出腎上腺的容量。因此,長時間承受沉重的壓力,皮質醇就會供不應求,導致腎上腺為了分泌足夠的皮質醇而疲於奔命,這種狀態就稱為「腎上腺疲勞」。一旦腎上腺過勞,就會無法抑制發炎症狀,導致身體加速老化、出現各種毛病,如:腸漏症。

話雖如此,突然大量分泌皮質醇,也會導致大腦的海馬迴受損而腦霧,或是引起慢性發炎。總而言之,皮質醇分泌不足或過多,身體都會出現問題。

第二個重點,是要避免血腦屏障細胞的封閉小帶變鬆,而讓毒素流入大腦組織,造成「腦漏症」。

腦漏症的成因如下:腸道發炎而狀態變差、攝取麩質含量過高的食物、過度攝取加工食品、血糖值一直維持在高檔、長期承受壓力、睡眠長期不足、平日就過度攝取酒精、組織胺過剩、常常攝取毒素、常常攝取真菌毒素。

而要想改善腎上腺疲勞、打造阻止毒素進入大腦的身體,就必須遵守下列3個原則。

①切換成無麩質飲食:盡可能不攝取麩質(小麥的蛋白質)。


小麥的蛋白質(麩質)含有穀嗎啡這種與嗎啡相似的化合物,一旦進入大腦就會讓人覺得幸福、陷入小麥中毒症而愈吃愈想吃。長期攝取麩質,就會出現腦袋放空、精神渙散的症狀。

因此建議挑戰擺脫小麥的飲食生活,如避免只有利用麵粉製作的麵包、蛋糕、甜甜圈等,改吃以無麩質食材製作的義大利麵、拉麵或米粉製麵包。不過馬上戒掉會讓人很容易放棄,可以在六日放寬限制、讓自己稍微喘口氣。

②切換成無酪蛋白飲食:盡可能不攝取酪蛋白(乳製品的蛋白質)。


豆漿是利用泡軟的大豆磨成的液體,從很久以前就已經被當成牛奶或母奶的代替品。大豆不僅是零酪蛋白的食品,還富含蛋白質、鈣質、異黃酮、鐵質、維生素B群。

此外,市面上有許多運用豆漿的相關食譜,不只可以直接飲用,也能拿來入菜作為日常三餐。不過,豆漿有可能引起大豆過敏症狀,需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

如果還是很想喝牛奶,可以用接近母奶的羊奶取代。羊奶的乳糖含量不高,比較不會造成腎上腺的負擔,且不容易引起過敏問題。

③切換成無糖飲食:盡可能不吃甜食(不攝取醣類,尤其是白砂糖)。


眾所周知,血糖值忽高忽低會讓血管受傷,導致心肌梗塞、狹心症、腦出血、腦梗塞的風險增加。此外,血糖值急速上升又快速下降,也會引起低血糖症或腎上腺疲勞等不適症狀,有時候甚至會讓人想吐或是頭痛。

腎上腺疲勞患者習慣在覺得疲勞時攝取甜食,但是這類甜食通常含有大量的糖,會引起血糖激增症狀而對腎上腺造成更大的負擔,應盡量避免。

如果還是真的很想吃甜甜的食物療癒身心,或想用糖來替菜餚調味,可以以蜂蜜、寡醣、甜菜糖來代替。




楓葉社《難不成是失智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仍有機會逆轉!》
浦上克哉 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