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10.27
移民要生存,就得要守密
文/柯雅云(二十張出版副主編)
近年來,亞裔美國人在影視與文學作品上的崛起,在全球都有目共睹。而在美國社會,自COVID-19疫情以來升溫的種族平權運動,則為這股風潮提供了社會面的誘因,亞裔作家、藝術家與創作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作品亦百花齊放。
在台灣,我們過去對亞裔美國人作品的想像,大多落在譚恩美(Amy Tan)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強調亞裔家庭受到二戰影響而導致衝突與破裂的創傷故事。而在這些敘事中,美國夢是明亮的信念、也是陰鬱的夢幻,龐大又宛如近在眼前,卻似乎永遠無法企及。
如今,移民第二代紛紛成長,身上除了肩負上一代的焦慮與夢,他們創作的核心關懷更關乎自我身分的重新審視:除了解讀種族的現實,如何成為本真的自我,也是課題。作品如韓裔美籍作家蜜雪兒‧桑娜(Michelle Zauner)的《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徐華(Hua Jsu)的《Stay True保持真誠》(Stay True),都在反覆詰問上一代人的美國夢,並從中探問、細緻地闡述他們這一輩移民二代的自我認同。
《美麗國度》(Beautiful Country)便是此一系列書寫中獨特的存在。作者王乾(Qian Julie Wang)在書中闡述曾作為沒有合法身分的「無證黑戶」在美國生活的童年往事,而書名取做「美麗國度」,說的即是她最早對美國的想像,也是諸多移民最初對美國的嚮往。書中,王乾選擇讓童年的自己作為發聲主角,時而殘酷、時而幽默地道出黑戶時期的所見所想。儘管她必然是書中主角,書中最令人怵目驚心的卻是她眼中成年人的艱辛──作為孩童的她是被保護的身分,但父母卻是最直接面對語言、環境極端轉變的人,而她眼睜睜見識到父母為了生存,變成他們原先不願成為的那類人:安靜、不多嘴、隱形。
王乾在書中描寫大量往事,但卻讓人不禁想,事隔多年,何必書寫早已拋諸腦後的事?黑戶的身分是王乾人生當中最深沉的祕密,而現已是成功律師的她,大可將不算光彩的過去埋藏一輩子。但若要守密,代價會是什麼?──即是自我欺騙、謊言的疊加,而她早已知曉,祕密的威力不可領教。
於是,書寫成了最終的應對方式。在紐約市漫長的通勤過程中,王乾在手機備忘錄上一點一點寫下長久不願回想的回憶,一回神,就已寫成了一本書的長度。她知道,如果不寫下來,過去一切不會留有紀錄供查詢、供回首。如果不寫下來,沒人有辦法知道為何問她是哪裡人時,她會猶豫;沒人有辦法理解為何她被要求查看ID時,首要反應是趕快轉身逃跑。
更進一步說,在書寫中,王乾意識到的是,她必須自己寫下生存的證明。她必須自己照亮來時路,才有可能點亮前路。而這不僅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許許多多與她有類似經歷的移民。
王乾在《美麗國度》中僅書寫童年,為的就是去強調、放大檢視真正影響她人生的關鍵時光,讓這段時光確實被看見。她不寫「我的成功之路」這樣的故事,正是因為她深知,那樣的敘事對她而言即便現實卻不真實。要真正誠實地面對自己,即便難堪、即便狼狽──本書讓我們看見人性中的勇敢與韌性。
在台灣,我們過去對亞裔美國人作品的想像,大多落在譚恩美(Amy Tan)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強調亞裔家庭受到二戰影響而導致衝突與破裂的創傷故事。而在這些敘事中,美國夢是明亮的信念、也是陰鬱的夢幻,龐大又宛如近在眼前,卻似乎永遠無法企及。
如今,移民第二代紛紛成長,身上除了肩負上一代的焦慮與夢,他們創作的核心關懷更關乎自我身分的重新審視:除了解讀種族的現實,如何成為本真的自我,也是課題。作品如韓裔美籍作家蜜雪兒‧桑娜(Michelle Zauner)的《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徐華(Hua Jsu)的《Stay True保持真誠》(Stay True),都在反覆詰問上一代人的美國夢,並從中探問、細緻地闡述他們這一輩移民二代的自我認同。
《美麗國度》(Beautiful Country)便是此一系列書寫中獨特的存在。作者王乾(Qian Julie Wang)在書中闡述曾作為沒有合法身分的「無證黑戶」在美國生活的童年往事,而書名取做「美麗國度」,說的即是她最早對美國的想像,也是諸多移民最初對美國的嚮往。書中,王乾選擇讓童年的自己作為發聲主角,時而殘酷、時而幽默地道出黑戶時期的所見所想。儘管她必然是書中主角,書中最令人怵目驚心的卻是她眼中成年人的艱辛──作為孩童的她是被保護的身分,但父母卻是最直接面對語言、環境極端轉變的人,而她眼睜睜見識到父母為了生存,變成他們原先不願成為的那類人:安靜、不多嘴、隱形。
王乾在書中描寫大量往事,但卻讓人不禁想,事隔多年,何必書寫早已拋諸腦後的事?黑戶的身分是王乾人生當中最深沉的祕密,而現已是成功律師的她,大可將不算光彩的過去埋藏一輩子。但若要守密,代價會是什麼?──即是自我欺騙、謊言的疊加,而她早已知曉,祕密的威力不可領教。
於是,書寫成了最終的應對方式。在紐約市漫長的通勤過程中,王乾在手機備忘錄上一點一點寫下長久不願回想的回憶,一回神,就已寫成了一本書的長度。她知道,如果不寫下來,過去一切不會留有紀錄供查詢、供回首。如果不寫下來,沒人有辦法知道為何問她是哪裡人時,她會猶豫;沒人有辦法理解為何她被要求查看ID時,首要反應是趕快轉身逃跑。
更進一步說,在書寫中,王乾意識到的是,她必須自己寫下生存的證明。她必須自己照亮來時路,才有可能點亮前路。而這不僅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許許多多與她有類似經歷的移民。
王乾在《美麗國度》中僅書寫童年,為的就是去強調、放大檢視真正影響她人生的關鍵時光,讓這段時光確實被看見。她不寫「我的成功之路」這樣的故事,正是因為她深知,那樣的敘事對她而言即便現實卻不真實。要真正誠實地面對自己,即便難堪、即便狼狽──本書讓我們看見人性中的勇敢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