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1.13

我們正處在所有人都無法逃離的「美式資本主義時代」!

文/衛城編輯部
這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逃離資本主義的時代,不論是餐盤裡的蔬果、來自Ikea的家具、手裡拿著的智慧型手機……這些資本密集的產業,逐步形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就連我們的個人資料、社群偏好,也成為足以販售的「商品」,在行銷公司、Meta廣告商之間互相流傳。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資本主義其實一開始不是長這樣?

在過往我們討論經濟學議題時,很少會將美國特別拉出來談。不論是亞當‧斯密經典的《國富論》,或是探討全球化的經濟轉型時,我們的視角多半集中在歐洲大陸上。我們懂全球經濟的重要,卻不理解「資本密集」的概念如何成真;我們探討歐元區整併、金融海嘯的議題,卻從未探究聯準會如此強勢的背後因素。

事實上,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不僅僅來自跨越兩大洋的武裝實力,更在於其累積超過百年的金融實力。過往我們時常忽略的美國經濟史,正恰好是美國崛起的關鍵原因。

自十七世紀美洲殖民地建立以來,美國的資本主義就注定與歐洲截然不同。逐步向內殖民,開啟了大型鐵路建設的風潮;廣闊的農地建設,讓農產業成為機械化的火車頭;聯邦體制的自由政策,讓全國各州各行其是、互相競爭;強勢的通用技術運用,催生了資本密集的工業產業。

這是一塊以賺錢為第一優先的國度,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業家誕生之處,舉凡亨利‧福特、卡內基,到當代的賈伯斯、山姆・奧特曼,這些人代表著美國一脈相承的資本與企業精神,更是美國強大的背後支柱。

今日,美國依然是金融與政治霸權。不論是聯準會的降息策略,還是即將上台的川普2.0關稅政策,都將波動全球的經濟體系。美國擁有最有消費力的國內市場,美元更是全球原物料交易與銀行儲備的主要貨幣,想要在新一波政治與經濟局勢來臨前掌握全球景氣脈動,我們就必須理解美國經濟是如何發展而來。

有趣的是,在這本《美式資本主義時代》裡,作者並沒有利用龐大的經濟數據,來佐證美國的強大。為了讓敘述更有看頭,作者透過「景氣循環的關鍵」,來述說帝國的經濟脈動──而這個關鍵,就是人性。

因此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不斷地看到人性如何波動景氣與股市,不論是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還是198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人性時而貪婪、時而謹慎的特性,決定了我們的經濟未來。透過敘事,原本跟個人毫無關係的景氣波動,將逐漸成為理解經濟生活的基礎,景氣將不再只是決定薯條能不能加大、美式能不能換成拿鐵這些枝微末節,更將成為每個人判斷經濟發展的基礎。

一名稱職的投資人時常在歷史上找答案,所以我們警惕房市泡沫、停滯性通貨膨脹、大蕭條的來臨,並在災難之前預做判斷。2025年,勢必又是個地緣政治波動、金融局勢緊張、經濟循環往復的一年,儘管我們無從預判國際情勢、貿易戰的發展,但任何經濟與政治危機都不會突然發生,回溯歷史,正是在亂世安定自身的關鍵。

商業的本質正在於不斷地從過去來展望未來。在美式資本主義主宰世界、川普即將再次波動全球地緣政治神經的今日,這本書就如同一艘諾亞方舟,將帶領所有人在海嘯襲來之時安穩前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