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1.17

風味、品味、況味皆成醍醐味

文/謝佩霓
這話題沒曾隨興聊過,也沒認真問過,所以委實不知道,宜芳姐相不相信宿命,又是如何看待轉生。

信或不信,人的一生,無論如何都得透過做功課實踐,以印證與生俱來的使命究竟為何。萬般不由人,半點無法假手他人,唯有經由親身體會見證,才能得到深刻體認覺悟。

轉生前的先驗記憶依稀,如何轉換成彷彿若有光的蛛絲馬跡,引領今生的肉身一路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始於神交、神遊的閱歷經歷,也許唯有故地重遊,才能正式標記出生命的雪泥鴻爪。於是不免想,是否冥冥中受到驅使,敦促她耗費心力回訪所來徑,盤點記憶累文成牘,才好如實記錄下走過的生命軌跡。

宜芳既非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也不是自掃門前雪,碌碌無為之人,這讓追憶似水流年益發複雜。身兼數職大半生之後,回憶起無端來到一弦一柱思華年的年紀,當然牽連出場的人物眾多,迤邐出的故事也多姿多彩。何其有幸作為初稿讀者。

人生到了初老這階段,無論炮製什麼,都少了煙火氣,多了鑊氣,不好入口的酸甜苦辣澀,再無意刻意掩飾抵消,只問是否吊出了吮指回味的醍醐味。這自然也包括了寫作。

不誇飾不雕琢,生怕帶了職人的匠氣,她持質樸筆法,隨自己的心氣寫景、寫物、寫菜、寫瑣事。細細品味之後,發覺鋪排出的千山萬水和千萬言語,說到底其實都全是在寫人,而且只為至親、至愛與至交書寫。無論記述故人或者描摹生者,心心念念卿卿之情溢於言表,成了躍然紙上的濃濃人情味。

面對年華老去亦步亦趨,拉開距離回望,事物、人物反而更趨立體又具體。不必濃墨重彩,只消添上或深或淺的寥寥幾筆,即使抹上的是重重陰影,現實人生的方方面面,反倒因此更加立體具象化。瑕疵傷痕再也毋須掩飾,不起眼的細部何妨放大檢視,因此也讓人生更真實。

點點滴滴的回憶百轉千迴,圍繞著鄉親、土親,苦盡甘來中憶苦思甜也好,笑中帶淚裡笑傲江湖也罷,總歸是從咂咕百味後品嘗回甘,最後齒頰留香。

一個編輯的人生,如何被自己好好編輯?作為個人人生之書的主筆,看待自傳體的散文,又如何拿捏分寸妥善處理?不知道書寫過程宜芳是否會有猶豫徬徨時?交稿付梓之前,是否心生膽怯萌生退意?

容我對曾為萬千讀者主編村上春樹著作的宜芳說,案頭其實再不需要擺上村上春樹,也不必追隨他的足跡尋幽覽勝,因為「村上魂」早已內化,成為她筆力平易近人的一部分。

何況每個人的人生都無可替代,有自己的活法,自然便有各自的精采,需要各自的書寫方式。人生沒法複寫,但況味值得回味再三。

芥川龍之介(一八九二~一九二七)說人生好比一盒火柴;小心對待很蠢,不認真對待很危險。宜芳過去為他人燃燒,添柴點燈送暖,如今可以隨心所欲點火放煙花,為自己找樂子了吧。祝願宜芳未來再不需要活得小心翼翼,從此可以從容不迫無罣礙,開啟隨時說走就走的下半場人生。

小津安二郎的名言這麼說:「電影與人生一樣,都是以餘味定輸贏。」若然,這書餘韻十足,贏了。只是人生無從論輸贏,一時興衰,都是過眼雲煙。

宜芳出了《煙火中年》這書,確定已經贏了,只因兌現了她給自己在耳順之年發禮物的承諾。完成了這書,心願已了,宜芳便跨過了一個大大的坎,可喜可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