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4.22
直擊地球暖化前線的偉大旅程
文/行路出版編輯部
你有沒有覺得,這兩年的夏天,有時會熱到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甚至,去年在新聞或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一句話:「想像每一個你正在經歷的夏天,都是你人生中最涼的夏天」,似乎都在昭示著一種更脫離過往經驗的天氣型態。
倘若身處北緯22至25度的我們都已明顯有感,那麼,那些遠在北極圈,生活在冰凍土地上的人們與動植物,此刻又面對著什麼樣的改變呢?
◆
雖然一直對於「氣候變遷」、「地球暖化」這個議題有興趣,但總苦於找不到特別吸引我們的切入點,不敢貿然選書。直到三、四年前,版權代理商寄來的一封書訊裡,注意到了其中的一本書,The Treeline: The Last Forest and the Future of Life on Earth。
起初,我們是被「森林線」(Treeline)這個字給吸引,對於喜愛植物、生態等題材的我來說,森林線是吸引人的書寫題材,然而我在真正拿到書稿以後才知道,作者班.勞倫斯(Ben Rawlence)要談的不僅僅是樹木或極圈的生態,那些生長在森林線上的樹木,是展開故事的起手式,而包裹在這個主題之下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暖化問題。
顧名思義,森林線是樹木生長的最北界,大致與七月十度的等溫線相同,也是標示出北極圈的界線。事實上,這條界線比較像是一片從森林到苔原的過渡帶,森林的面積和數量遠超出我們想像,足以稱為「真正的世界之肺」,也是僅次於海洋的第二大生物群系。
這個生態過渡帶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早在五十年前,甚至一個世紀前,北極就已經悄悄出現暖化的情況,森林線在過去的五十年裡也開始向北移動。隨著暖化速度加劇,某些地區的森林線,移動速度甚至從一世紀幾公分,變成了每年幾百公尺。
於是,作者勞倫斯規劃了許多趟旅行,前往六個環繞在極圈周邊的地區,蘇格蘭、挪威、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透過記錄六個關鍵樹種在暖化前線的生態特性與處境,來試著想像未來可能的處境。
冰河的縮減、海冰與永凍層的融化,包括森林線的推進,影響的不僅僅是樹,所以在勞倫斯追尋森林線的過程裡,「人」成為了另一個串起故事的重要主角──他拜訪了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從他們口中獲得各種令人憂心但其實無力可回天的真相;他也彷彿一位人類學家,親自造訪薩米人,甚至是遠在俄羅斯的極少數原住民,走進他們的生活,記錄他們在面對現代與暖化的衝擊下,發生過的故事與當前面臨的處境,並試著從這些自極地孕育出的自然哲理中,思索因應未來的啟發。
在《尋找北極森林線》裡,作者融會大量植物生態、氣候、地質等知識,並穿插歷史典故以及民族誌般的珍貴紀錄,而優美細膩的文字,更把他在極地所見識到的壯闊、蒼茫與神祕,毫無保留展現在我們眼前,不僅深刻、溫柔且直擊人心,也為當前的我們在理解暖化時,建構起更豐富的樣貌。
倘若身處北緯22至25度的我們都已明顯有感,那麼,那些遠在北極圈,生活在冰凍土地上的人們與動植物,此刻又面對著什麼樣的改變呢?
◆
雖然一直對於「氣候變遷」、「地球暖化」這個議題有興趣,但總苦於找不到特別吸引我們的切入點,不敢貿然選書。直到三、四年前,版權代理商寄來的一封書訊裡,注意到了其中的一本書,The Treeline: The Last Forest and the Future of Life on Earth。
起初,我們是被「森林線」(Treeline)這個字給吸引,對於喜愛植物、生態等題材的我來說,森林線是吸引人的書寫題材,然而我在真正拿到書稿以後才知道,作者班.勞倫斯(Ben Rawlence)要談的不僅僅是樹木或極圈的生態,那些生長在森林線上的樹木,是展開故事的起手式,而包裹在這個主題之下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暖化問題。
顧名思義,森林線是樹木生長的最北界,大致與七月十度的等溫線相同,也是標示出北極圈的界線。事實上,這條界線比較像是一片從森林到苔原的過渡帶,森林的面積和數量遠超出我們想像,足以稱為「真正的世界之肺」,也是僅次於海洋的第二大生物群系。
這個生態過渡帶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早在五十年前,甚至一個世紀前,北極就已經悄悄出現暖化的情況,森林線在過去的五十年裡也開始向北移動。隨著暖化速度加劇,某些地區的森林線,移動速度甚至從一世紀幾公分,變成了每年幾百公尺。
於是,作者勞倫斯規劃了許多趟旅行,前往六個環繞在極圈周邊的地區,蘇格蘭、挪威、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透過記錄六個關鍵樹種在暖化前線的生態特性與處境,來試著想像未來可能的處境。
冰河的縮減、海冰與永凍層的融化,包括森林線的推進,影響的不僅僅是樹,所以在勞倫斯追尋森林線的過程裡,「人」成為了另一個串起故事的重要主角──他拜訪了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從他們口中獲得各種令人憂心但其實無力可回天的真相;他也彷彿一位人類學家,親自造訪薩米人,甚至是遠在俄羅斯的極少數原住民,走進他們的生活,記錄他們在面對現代與暖化的衝擊下,發生過的故事與當前面臨的處境,並試著從這些自極地孕育出的自然哲理中,思索因應未來的啟發。
在《尋找北極森林線》裡,作者融會大量植物生態、氣候、地質等知識,並穿插歷史典故以及民族誌般的珍貴紀錄,而優美細膩的文字,更把他在極地所見識到的壯闊、蒼茫與神祕,毫無保留展現在我們眼前,不僅深刻、溫柔且直擊人心,也為當前的我們在理解暖化時,建構起更豐富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