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25.07.17

陳文茜:人生不能重來,疾病或許無法康復,但美好的事物我不要錯過

文/游姿穎
陳文茜說,她經常到自己設計的墓園走走,一邊散步一邊和未來的自己對話。

「墓園裡有四口我自己親自設計的噴泉,兩個圓形,是外公外婆;兩個玫瑰花石刻,一個是我一生已經往生的所有毛小孩,另一個是給未來的自己。」不避諱談論身後事,是陳文茜與病痛相處8年得到的豁達。

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年陳文茜飽受疾病折磨,2019年罹患肺腺癌好不容易手術撿回一命,但沒想到這對她只算是「輕症」。之後又因為自體免疫疾病攻擊腦下垂體,經常臥病在床、吸氧氣維生,更多次因為休克徘徊在鬼門關前,讓她意識到,「死亡隨時會來臨,但我不想活在驚恐之中。」

面對死亡隨時呼嘯而來,向來作風強悍的她依舊選擇直面迎戰,以文字當作對抗病魔的武器,也是撫慰自己的良藥。她將這幾年對生死的體悟,以瀟灑、詩意並且幽默的文字書寫成《晚安,我的生命》,字裡行間有悲傷、有害怕、有希望、有感謝,將生病的時光體會娓娓道來,也是她近年來最重要也是最真切的作品之一。

感謝死亡讓自己學會豁達


大病後人才會知道生命的不堪一擊,而特別想要去感受生命還真正活著的時刻。「你知道嗎?這本書的完成是在身體很苦的狀態裡頭,堅持每天都要一點一滴寫下去的。」電話那頭的陳文茜,因為肺不好,所以聲音有些喘,但頭腦清晰的她,依舊像是早已準備好了一份草稿般侃侃而談。

身為暢銷作家、知名媒體人,也是政治評論者,更曾經擔任過立委與政黨顧問,甚至還當過是唱片公司總經理,或許是因為實在忙碌,陳文茜過去寫書頻率不算快,但自2019年生病後反而出書速度加倍,2020年出版《終於,還是愛了》書寫愛與情的備忘錄,2021年和2022年出版《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兩冊寫下世界典範人物的故事,2023年則出版《晚安,我的生命》自我剖析理解死亡與活著的意義。

好奇她為何在病痛中依舊堅持寫下去還越寫越多?她說是因為已故好友李敖。「那時候李敖生前罹患腦癌寫不出字,他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說:『文茜,你文采好,一定要繼續寫,將你的思想流傳下去。』」

所以,即使遭逢無助又無解的病痛折磨,她還是繼續提筆。「寫《晚安,我的生命》的同時,我還寫了另外一本即將出版的新書《逆轉:我們的時代》,如果身體狀況尚可,我就寫《逆轉:我們的時代》談論世界局勢變遷,狀況較差時,我就寫《晚安,我的生命》抒發感懷。」

她甚至每天還要閱讀大量國際新聞和書籍,為「文茜世界週報」主持工作做好準備。「正是因為不知可以活多久,所以我想要輕輕呵護我的身體,那些活著必然有的痛楚,把它當成生活必要之事,同時更專注地投入值得的工作。」

很多讀者從《晚安,我的生命》中找到共鳴以及力量,讓人以新的視角看待死亡。陳文茜認為,這本書想要傳達的不是要告訴別人自己生了什麼病?要如何治?而是告訴大家,當病成求生不得的時刻,她用什麼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但要如何轉念,是道難過的檻。陳文茜說,自己的求學過程受到歷史、哲學、政治學、經濟史等的豐富知識訓練,讓她一度認為這些學識的積累可以讓她在面對病痛與死亡時,比很多人都更有方法豁然應對,「但事實是,根本沒有一堂課或一個理論是可以教你如何面對死亡!」

既使擔任十多年榮總兒童骨癌93病房的志工,她送走了好幾個小朋友,目睹他們面對死亡疾病的痛楚、截肢,求生的勇敢及生命不得不的短促,陳文茜逐漸明白人生面對死可以不再那麼驚懼。

當然,一旦到了自己身上,還能從容面對嗎?

她很歡喜自己做到了,至少做到了不慌張。

然而幾場大病,卻教會了她死亡這件事:「死亡卻是每個人最終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走向死亡的過程裡頭中一定有恐慌、有害怕、有不捨,然後在過程中你會問自己:我活著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要讓每一天都值得記憶嗎?瞭解這一切後,我的心情反而平靜又理性。」

直視死亡,她選擇換個角度看生命


既然理解了,她就不想再浪費時間。

「我現在每天就靠四顆藥活下去。假設,今天不小心忘記吃了一顆,我可能就會沒命,事實上也真遇過好幾次,但老天爺還不想收我走。但難道我的日子就要唉聲嘆氣過嗎?所以我把天天要吃的藥當成四顆大力丸吃下去自己就會像Popeye the Sailor Man一樣力大無窮。」甚至買了很多漂亮的清酒杯,拿來裝藥丸,看著就很愉悅。

生病後,她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以及感受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像是插幾盆花,高歌練習聲樂訓練肺活量,重新彈奏巴哈,我雖然失去了昔日的健康,但這不代表我已經失去一切。事實上美好的生活並没有離開,它換成新的方式呈現在我的日子裡。」

熱愛儀式感的陳文茜,依舊想方設讓生活多點樂趣。像是即便因為服用免疫抑制劑體內的胰島素會降得很低而不能吃最愛的甜點,她也找來代糖楓糖漿,裝進威士忌杯中,還會放幾顆冰塊,緩緩喝下好像還真有微醺感。不想房間因為醫療設備而冷冰冰,陳文茜找來好友服裝設計師陳季敏特別為氧氣瓶設計衣服,她還會依照不同心情季節給氧氣瓶換上不同帽子,為生活增添一些快樂。

「不然能怎麼辦?你就是要有一種happy mood,要不斷地、不斷地鼓勵自己。」她自嘲台灣最聰明的女人現在是成為全世界最聰明的病人。

病後體會幸福而微小的美好


「以前年輕時,很多人都說我爭議性大經常罵我,但現在沒有人要罵我了,因為大家覺得你快死了,沒有人要把我當敵人。」前半生的恩怨情仇陳文茜現在笑笑帶過,因為她更珍惜現在的友誼。
「生病之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愛我的人真的很多很多。」陳文茜感激地說,天天都有好多人幫忙送飯、送花,不只是好朋友噓寒問暖,就連不太熟的人會打電話關心、為她加油打氣,她不免笑說,「即使現在記憶力下降了10%,但人緣可是多了100%喔。」

過去總是冷靜敏銳,針砭時事觀察局勢,現在的陳文茜更加柔軟,但不變的是,她依舊真摯誠實,向世界敞開經歷病痛生死的觀點和感受,這種身體生命書寫下來的智慧與勇氣,她希望鼓勵所有正在經歷痛苦的人,「你會看出來,它有一種悲傷,又有一種快樂,這都是我想告訴你的。我為什麼要克服悲傷?因為我想告訴你,無論今天遇到多麼糟糕的事,都不應該悲傷,因為你還活著,還有未來。」

這次獲得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也勾起她的回憶,距離上次金石堂頒獎給她已經是2010年了。問她那這次得獎想說什麼?她不改犀利幽默的說,「當然還是感謝,但應該不是因為覺得我快死了所以才趕快頒給我吧!如果我繼續活下來十年,也請不要後悔喔,不能回收這個獎喔。」

訪談最後,熱愛過節的陳文茜,還分享最近在家中親手佈置了聖誕裝飾,問她歲末年終對於2024年有何新年新希望,她想了想有感地說:「或許因為久病吧,我比以前更加依賴別人也脆弱很多,但其實現在的身體已經比2020年好些了,所以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克服我的脆弱,讓自己能更獨立地過好每一天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