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7.22
她踩著芭蕾舞步,也踩出那歷歷在目的人生
文/方舟文化主編 芊芊
Plié(屈膝降低身體重心),是芭蕾課的第一式,蹲得越深,才能跳得更高。
申藝莉以55歲初學者的身分開始上芭蕾課,在這之前,她在媒體界從記者到電視主持人,做過了各種新奇的節目、報導概念,也是韓國JTBC電視臺第一位女性高層主管。但是,在工作33年後,她被迫離開職場,非自願地進入人生的第二幕。
對本來預期在公司做到安然退休、又是個工作狂的她,這是很大的打擊,而在這時,她投入芭蕾這個極具挑戰性、似乎入門門檻極高的藝術。有些人冷嘲熱諷:「都這把年紀了,小心別受傷!」、「學芭蕾到底能幹麼?」彷彿年齡一大,她就失去了挑戰的資格。然而,她抱著對芭蕾的美的痴迷,踩下一步步芭蕾舞步,同時回望自己過去的各種挑戰。
當初簽下這本書,是受到那意象吸引。不管是在芭蕾舞中,還是在生活之中,縮得越深,才能跳得越高,她透過這些舞步細數人生,得以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充滿期盼地迎向未來。
儘管我未及中年,仍從這本書收到許多感動。許多人覺得舞蹈是「從小開始學」、「很有舞蹈細胞」的人的專利,我自己過去也曾這樣子想,導致自己害怕去跳舞。近一年,我開始嘗試過去碰都不敢碰的領域——鋼管舞,以毫無舞蹈底子的「舞痴」開始,這本書也帶給我許多勇氣。
初學者這個稱號,很可怕。不想丟臉、不想落於人後,像申藝莉這樣在工作上拚命的人肯定最為了解。然而,她在turnout(腿部外旋)一節說:「為了自己喜歡的事,而承受某種程度的痛苦和受傷的風險,這心情並非只有跳芭蕾的人才會經歷。」她說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即使覺得自己很遜,也不會輕言放棄;無論是比別人輩分都小的記者時期、為CNN做專題報導時、或以中年新人身分登上主播臺的窘迫感覺,她都跨過去了。為了那陌生又美麗的樣貌,我也想像她一樣,鍛鍊這輩子從未用過的肌肉。
前面提到芭蕾的美,那指的是怎樣的美?申藝莉說:「我喜歡欣賞同學練習芭蕾的模樣,不是因為誰的身材好,而是因為擁有各個體型、來自不同年齡層、生長於各個背景的人,都因熱愛芭蕾這一共同點,聚集在一起、盡最大努力跳舞。」
他人的肢體展現、勉力揮灑汗水的模樣,背後有著如此純粹的美。這堂芭蕾課教的不只是舞步,更是一種坦然接受自己、學會擁抱他人的成熟態度。
申藝莉以55歲初學者的身分開始上芭蕾課,在這之前,她在媒體界從記者到電視主持人,做過了各種新奇的節目、報導概念,也是韓國JTBC電視臺第一位女性高層主管。但是,在工作33年後,她被迫離開職場,非自願地進入人生的第二幕。
對本來預期在公司做到安然退休、又是個工作狂的她,這是很大的打擊,而在這時,她投入芭蕾這個極具挑戰性、似乎入門門檻極高的藝術。有些人冷嘲熱諷:「都這把年紀了,小心別受傷!」、「學芭蕾到底能幹麼?」彷彿年齡一大,她就失去了挑戰的資格。然而,她抱著對芭蕾的美的痴迷,踩下一步步芭蕾舞步,同時回望自己過去的各種挑戰。
當初簽下這本書,是受到那意象吸引。不管是在芭蕾舞中,還是在生活之中,縮得越深,才能跳得越高,她透過這些舞步細數人生,得以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充滿期盼地迎向未來。
儘管我未及中年,仍從這本書收到許多感動。許多人覺得舞蹈是「從小開始學」、「很有舞蹈細胞」的人的專利,我自己過去也曾這樣子想,導致自己害怕去跳舞。近一年,我開始嘗試過去碰都不敢碰的領域——鋼管舞,以毫無舞蹈底子的「舞痴」開始,這本書也帶給我許多勇氣。
初學者這個稱號,很可怕。不想丟臉、不想落於人後,像申藝莉這樣在工作上拚命的人肯定最為了解。然而,她在turnout(腿部外旋)一節說:「為了自己喜歡的事,而承受某種程度的痛苦和受傷的風險,這心情並非只有跳芭蕾的人才會經歷。」她說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即使覺得自己很遜,也不會輕言放棄;無論是比別人輩分都小的記者時期、為CNN做專題報導時、或以中年新人身分登上主播臺的窘迫感覺,她都跨過去了。為了那陌生又美麗的樣貌,我也想像她一樣,鍛鍊這輩子從未用過的肌肉。
前面提到芭蕾的美,那指的是怎樣的美?申藝莉說:「我喜歡欣賞同學練習芭蕾的模樣,不是因為誰的身材好,而是因為擁有各個體型、來自不同年齡層、生長於各個背景的人,都因熱愛芭蕾這一共同點,聚集在一起、盡最大努力跳舞。」
他人的肢體展現、勉力揮灑汗水的模樣,背後有著如此純粹的美。這堂芭蕾課教的不只是舞步,更是一種坦然接受自己、學會擁抱他人的成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