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0.03.22

Fran私觀點

文/Fran
2005年6月,Fran開始寫部落格。部落格取名「Fran私觀點」原因很簡單,「因為Fran是我的英文名字,至於『私觀點』則是在強調我所寫的文章,在某個程度上都是一種個人意見、個人觀點。當然,這並不是在說我的立場或觀點因此而是全然主觀的,事實上,任何觀點一定具有客觀的、有根據的部份,這只是在強調那是我、Fran Wu這個人的觀點。」

一開始寫部落格,她只是想把它當成讀書筆記,因為自己記性很差,讀過的書讀完就忘了,所以想記錄下來,方便自己以後若需要用到某些觀點或概念時,可以隨時查找、引用。但後來她更發現,部落格、微網誌作為新興媒體,除了「心情或心得分享」「認識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外,在社運或政治議題上也有它串連的影響力,特別又是主流媒體很容易忽略的、弱勢族群的相關活動。

事實上,正如放在部落格標題底下的「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她認為很多人對政治很疏離,卻從沒有想過,個人之事也就是政治之事,每件事情其實都離不開政治。「簡言之,在我看來,部落格因為具有媒體的特性,所以既可以是個人的私領域、也同時可以是串連公共議題的公領域,可以自說自話,也可以是對話討論的平台。」

目前Fran在某國立大學唸博班,從小她就喜歡看書、但也喜歡玩。真正開始和書的關係變緊密,則是從國中開始,「不過,那時喜歡讀的是倪匡的科幻小說和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當然也讀言情小說,以及當時頗火紅的張曼娟、侯文詠、劉墉等人,張愛玲也是當時很喜歡的讀物。」此外,從國中開始她也很喜歡看推理小說,特別休學那一年幾乎是每天讀一本推理小說,「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推理小說迷。但持平來說,我應該是很雜食的讀者,而且因為在唸博士班的關係,所以還得讀些人文社科類的書籍。」試讀活動一開始時她還蠻熱衷參加的,但晚近已經不參加了,除非出版社邀請推薦時例外。

Fran說自己有嚴重的網路成癮症和資訊焦慮症(笑),大半時間,她都宅在家裡上網、讀書,除此之外,她也喜歡步行,「大半時候只要體力負擔得了,我能走路就不坐車。我也喜歡觀察人,無論是坐在咖啡館或公園。當然,我也喜歡逛書店、圖書館。此外,我還是個行動力很低的社運參與者,大約是行動侏儒等級的(大笑)!」

  •  著
     出版
    特價0

    我一開始之所以會注意到《天堂酒吧》,其實是因為把它和另一本英文小說搞混(不過我現在已經忘記書名、而且人也不在台北、無法查書),這兩本書都圍繞著相同的主題:一群好友在喪禮後、在酒館悼念死去的好友,並且,隨著故事推移,讀者都會發現,在這兩個故事裡,生者和死者之間其實總有矛盾、人生也總是荒謬。

    例如,在那本我現在想不起來書名的小說裡,主角因為自認自己對女友的死去有責任,因而在愧疚的情況下酗酒而死,但荒謬的是,其實他那個女友在離開他後根本就好好地跟別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只是,他至死都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呢?誰知道,總是,「你不知道的事就不能傷害你」。

    這句「你不知道的事就不能傷害你」在《天堂酒吧》更是被無限放大:死者傑克居然在臨終之際託了一千英鎊給上了他老婆的「好友」。但沒關係,反正你不知道的事就不會傷害你。至於那一千鎊最後果真達到傑克託付的目的,可是對方並沒把錢吐出來……但那又有何關呢?畢竟,你不知道的事傷不了你啊。

    就此,出版社選的文案是「原諒你曾犯下的任何錯,是我們能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我倒覺得「欺瞞你到死,是我們能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還比較貼切。說真的,你們想過自己在朋友心中的評價嗎?我是指,在你的告別式後,你的朋友對你的最終評價?

    很顯然,如果一個人想知道,最多就只能透過「生前告別式」的方式,但弔詭的是:既然你還在世,那些悼詞自然就更虛偽一百倍,而且,萬一你沒來得及死,還會被奚落好幾年……(我沒指誰哦~~~)

    如此看來,一個人對這事的最好態度只能是達觀:根本就不要在意這件事。就像你偶爾在午夜夢迴會想殺了某人埋在你家後院,或想上了好友的老婆/老公,或偶爾坑殺、貶抑、背後放冷箭給自己的朋友,很顯然其他人也和你沒差多少的:人生旅途共伴,大家各有盤算。

    所以說來也好玩,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很可能最後大家發現,人世朋友一場的,最後也都在地獄裡重逢?

    當然,《天堂酒吧》不是只是在說上面我說的那些,只是,作者確實透過不同人稱的自述,讓讀者瞭解到,每個人總是都各有自己的盤算、自己的立場,人生也難免互相算計、背叛,即便是對我們最親密的人。

    事實上,或許正因為那些是和我們有情感牽扯的人,所以才有那些深謀遠慮、複雜機巧的機關算盡也未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