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0.05.17
聶永真《Fw:永真急制》重新看見成長軌跡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他也總是帶著愉悅的神情又快又準的回答各種問題,露出手臂上的刺青是一排螺絲釘組。
如果有人樂於把九年前的舊作拿出來曝晒,原因不外一:拿不出新作品。二:舊作實在歷久彌新。三:發現現在的我和九年前的我,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太神奇了。
聶永真《Fw:永真急制》(自轉星球)屬於第三。黃俊隆,正式頭銜為夢遊人文化創意社社長,把兩本《永真急制》攤在會議桌上,2001年新新聞版的《永真急制》和2010年自轉星球版《永真急制》。「誰沒有過去?」他用這一句話定位了復刻的《永真急制》。
現在的聶永真已經有信心回頭看九年前「充滿不安全感,害怕人家不知道我在做設計」的自己。九年前,他拿著台科大的畢業製作到處找出版社出版,新新聞已經是「最後的希望」。聶永真的畢製「社會咪咪檔案」(「因為那時候王育誠的『社會秘密檔案』很紅」他說)以書的形式呈現,他幻想這書被壓上一個ISBN,陳列在書店平台上,那等於宣告他的「作家」身分。出版一本書是否攸關未來?這一點剛要出發的聶永真倒是沒想過,也無法預期。當時他的目標立很大,他清楚自己的設計很厲害,文字也很厲害,得到「第一屆誠品商場文案寫作大賽」後,大二就開始撰寫文案。以他設計的才華和文案的功力,聶永真心機深重的,很心有城府的算計,像他這種咖到廣告公司應該很搶手,而且更有機會爬到創意指導的位子。
他的設計思考一直是廣告人的「聰明的設計」、「有目標的設計」。
新新聞接受了聶永真,但否決掉「社會咪咪檔案」,以他的個人網站「永真急制」為書名,「急制」,指的是暗房裡的「急制液」。整本書裡的文字,聶永真的說法是「那時候的我真的非常文青」,是一種李欣頻創造的誠品文案體(其實聶永真從未見過李欣頻),他高中時就熱愛的夏宇的詩,他大學時候崇拜的許舜英意識流文字《大量流出》,以及後現代的、時尚的、戀物的張小虹,加上聶永真自己的心情、想法、故事,融合重組變化再產生的「聶永真體」。
出版《永真急制》新新聞的已經成為一個句點,《永真急制》卻在絕版之後以獨特的方式還魂續命,繼而成為一則傳奇。事實上它不過是一本只賣出一千五百冊的怪咖書,但因為這本書,設計界看見聶永真,唱片企畫找他,雜誌社找他,出版社找他……,所以聶永真也不必到廣告公司應徵了。他的社會化過程順利流暢(這一點不像藝術家),為了開發票後來成立「永真急制」工作室,成員只有他和妹妹,用作品證明他的才華不只是寫一本《永真急制》,證明他設計的深度超越他年紀的深度。他源源不絕的能量不必向全宇宙呼求,有時只需要去聽一場林宥嘉的演唱會,呼吸一點不同的空氣。但在不願意擴充經營的情況下,「永真急制」業務繁忙到聶永真沒辦法繼續念研究所,不過幾年他已被業界封為「台灣最有流行感的平面設計師」,推掉的案子比接的多,雖然日復一日有紀律的工作著,壓力卻大到「再不休息就會死掉」。就是去年,他幾度切斷工作去旅行,調整心情,回來後重新出發。
是《永真急制》啟動了這一切,及至「永真急制」發光發熱,成為一個具影響力的品牌。
於是聶永真經常獲邀演講,總是有設計系學生拿出這本舊書請他簽名,前兩年他尚還感覺良好,高興有人記得他的書,又兩年過去,卻變得害羞起來。「啊,現在的我已經不一樣了,那些都已經過去了,我一直往前走不會留戀……」他心裡的OS。
2007年自轉星球出版《RE_沒有代表作》,從挑選作品過程中聶永真驚異於自己吸收與咀嚼的能力,以及因此而來的「跨越性的進步」,他的今天永遠超越昨天,三年前的舊作已經「不符合標準」,因此「沒有代表作」。出版《沒有代表作》給《永真急制》的復刻一個合理支撐,就是黃俊隆說的「誰沒有過去?」……「誰沒有說起來會害羞的過去?」。攤開過去,為的是回到那個純淨青澀的出發時刻,重新看見成長的軌跡,而過去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現在不一樣了,某種意義上,是現在改變了過去,現在的自信讓過去的作品值得重新被觀看。所以復刻的《永真急制》既有原書的內容,也收錄聶永真這幾年最具話題性的轉寄文章和公開發表作品,置換了十分之一的圖像,並且給予讀者呼吸空間的設計節奏,到最後一頁的卷後語,聶永真的口氣已經不再那麼文青,那麼青春,「在時間的倒退裡,你知道自己帶著初衷,往前跑向不再天真但是可以很真的現在」。
PS.聶永真的設計很厲害、文字很厲害,講話也很厲害,最厲害的卻是,他帶著沒有被複雜消滅掉的真摯,走過了九年,繼續前進。
*文中聶永真照片,由自轉星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