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曉得,埃及民間故事,也成為迪士尼動畫的靈感來源嗎?
你知道,生命之屋及魔法師無所不在,就連南極都有魔法企鵝嗎?
你曾聽說過,十誡裡那個分開紅海的摩西,居然打敗過埃及魔法師嗎?
咱們在地面上一步一腳印,有人在地下城的時代廳,居然可以一步一百年?
嘎眯只知道埃及豔后名叫克麗奧佩特拉,怎知她是史上第七位叫這名字的皇后?
孤陋寡聞的嘎眯羞慚掩面,電光石火中,跟著雷克.萊爾頓的故事無限馳騁~
這是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世道詭譎多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2001之前若對人說紐約世貿將被炸,親戚朋友會叫你:卡早睏,卡有眠!可是,它真的發生了。囉嗦那麼多,只是要告訴妳,如果妳莫名其妙地成為炸掉博物館的幫凶,謹慎八股的兄台變成劍擊高手,妳手裡抱的貓搖身一變為女神,那麼,妳居然看得懂古埃及象形文,或者揮揮手就使出魔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凱恩兄妹的爸媽是考古學家,自從媽媽神秘過世後,卡特跟著爸爸浪跡天涯挖死人骨頭,妹妹莎蒂的監護權則屬於外公外婆。平安夜裡,爸爸帶著兄妹倆到博物館放煙火,企圖救出過世數年的媽媽,兄妹倆懷疑爸爸要不是瘋了,就是吃錯藥,誰知博物館真的劈哩啪啦作響、金光閃閃、魔氣千條地蹦出怪咖來!卡特和莎蒂還搞不清楚狀況,爸爸就人間蒸發,然後呢?然後,他們搭著古代埃及船,咻一聲,瞬間從倫敦來到紐約,精彩冒險,於焉開展!
魔法要從做中學,你不能在課桌前寫筆記學魔法,要從實際操作中學會。
套句廣告詞,想像力,就是超能力!
你若不想變成缺乏想像力的遜咖,就跟著凱恩兄妹鬥陣冒險去!
我們常說,這世上沒有絕對的是非黑白,很多時候,邪惡或善良並不是合適的思考角度,古老埃及人果真聰明絕頂,他們早就知道,混沌和秩序,才是控制宇宙的力量。「紅色金字塔」果真吸睛,在低溫探底的超級寒流中,嗜睡懶嘎眯捨不得睡,躲在被窩裡看故事,長智識。
象形文字是我們魔法師使用的符碼,所以才被稱為神聖文字。對嘎眯而言,文字本身,已具備魔法。嘎眯試著將門把反鎖,學莎蒂說出咒語,門把動也不動。逛街時格外留神,卻找不到密碼式置物櫃,只能呆望著一把又一把的陽春小鑰匙嘆息。看來,嘎眯壓根兒不具備法老血統,無法向卡特莎蒂報名。但我相信,雷克.萊爾頓是一流的故事魔法師。一個翻頁,可以是古埃及的法老殿堂;下個凝眸,可以是巴黎的麗景藍天;一趟神遊,領你走過千年歲月,人事更迭;一個玩笑,妳重新望著莎蒂的挑染及戰鬥靴,好奇女神的所在。日子可以一成不變,小說必需精彩絕倫!好的故事,讓例行公事,也能閃現魔法金粉。
如果你看過「波西傑克森」,那麼無需我囉嗦,你不會懷疑作者說故事的能耐。雷克.萊爾頓,這回推出全新系列,首發之作「紅色金字塔」,一開場便充滿故事張力,揉和埃及神話,動作冒險,少年魔法奇遇,且格局玩更大,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埃及,作古多年的法老王,繁複珍奇的儀軌器皿,都在他筆下化為斑斕魔法。更勁爆的是,作者筆下的素材皆有本可考,並非信口開河!
藉著卡特與莎蒂兄妹倆的搶話,輪番道出不思議的歷險,這對兄妹身上流著令資深魔法師膽寒的血統,點石成金不稀奇,他們彈指輕啟魔法,懵懂小神對抗資深大神,企圖撥亂反正,扳回命運轉輪,他們能不能成功營救爸爸媽媽呢?
咳咳~這位冰友,你想太多了,先問問看,他們救不救得了自己吧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2.04
                            嘎咪不搗蛋
文/camille
                        
                            
                            2006年底,camille為了記錄新生兒的點點滴滴,於是在YAHOO開始部落格寫作,除了記錄有關家人點滴,平凡生活瑣事,以及差旅見聞,還順道幫自己昔日見刊文章作備份。2009年底為爭取《傲慢與偏見與殭屍》試讀機會,因為需將書封貼紙置於部落格上,而她並不樂見殭屍照與兒子的大頭照並列,於是才在痞客邦另外開闢「嘎眯不搗蛋」,「由於我寫作方式天馬行空,甚至蓄意跳TONE,不搗蛋,實則搗蛋矣,取名嘎眯不搗蛋,算是在幽自己一默。」
自有記憶以來,閱讀便佔據camille生命版圖很大的區塊!「孩提時,我是那種,連親友順手扔下的報刊,都會撿起來一讀再讀的嗑字狂。國中時代,我一邊租借倪匡金庸小說,一邊啃食漫畫,一邊閱讀十九世紀小說經典,如《簡愛》《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等。」此外,還有很多很多,讓她日以繼夜,看到天昏地暗不知幾多遍的書,像是《流浪者之歌》《車輪下》《麥田捕手》《尼金斯基日記》……「總言之,令我愛不釋手的書籍,有如滔滔江水,族繁不及備載(笑)。」
2009年9月起,在友人的建議下,她也開始參加試讀,迄今參加過不下二十次的試讀活動,「但憑心而論,我一方面對新書忍不住好奇,一方面仍偏愛經典。」她看過還算滿喜歡的書有《最後的邀請》,因為書裡頭有些氛圍,令她十分追念,「如同我在閱讀《宮前町九十番地》的感受般,一方面有哲人日遠之嘆,一方面又想從那當中,浸淫在美好的舊時代中。在那個時代,人,是有原則的,人,是會為了理念與職志,去衝刺,而不光是物質而已。在那個年代,人格有其風範,名牌標籤不值一晒,做對的事,是該被喝采的!」
生孩子之前,camille愛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爬山;即使懷孕生子時有兩年的時間,較少翻書,「但經不起撩撥,隨便一個起心動念,赫曼赫塞、珍奧斯汀、王爾德、巴金、沈從文、聖修伯里、芥川龍之介……這些古人馬上又重新回到我的血脈。」但有了孩子之後,「哀~我只能從事『類幼稚園』活動,哈!」
                        
                    自有記憶以來,閱讀便佔據camille生命版圖很大的區塊!「孩提時,我是那種,連親友順手扔下的報刊,都會撿起來一讀再讀的嗑字狂。國中時代,我一邊租借倪匡金庸小說,一邊啃食漫畫,一邊閱讀十九世紀小說經典,如《簡愛》《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等。」此外,還有很多很多,讓她日以繼夜,看到天昏地暗不知幾多遍的書,像是《流浪者之歌》《車輪下》《麥田捕手》《尼金斯基日記》……「總言之,令我愛不釋手的書籍,有如滔滔江水,族繁不及備載(笑)。」
2009年9月起,在友人的建議下,她也開始參加試讀,迄今參加過不下二十次的試讀活動,「但憑心而論,我一方面對新書忍不住好奇,一方面仍偏愛經典。」她看過還算滿喜歡的書有《最後的邀請》,因為書裡頭有些氛圍,令她十分追念,「如同我在閱讀《宮前町九十番地》的感受般,一方面有哲人日遠之嘆,一方面又想從那當中,浸淫在美好的舊時代中。在那個時代,人,是有原則的,人,是會為了理念與職志,去衝刺,而不光是物質而已。在那個年代,人格有其風範,名牌標籤不值一晒,做對的事,是該被喝采的!」
生孩子之前,camille愛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爬山;即使懷孕生子時有兩年的時間,較少翻書,「但經不起撩撥,隨便一個起心動念,赫曼赫塞、珍奧斯汀、王爾德、巴金、沈從文、聖修伯里、芥川龍之介……這些古人馬上又重新回到我的血脈。」但有了孩子之後,「哀~我只能從事『類幼稚園』活動,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