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2.11

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

文/小辣椒
小辣椒說自己在2008年某天突發奇想的想開始寫部落格,主要是那時的工作環境很複雜、情緒很低潮,因此非常感慨人生在世能講真話的人不多、能講又願意聽的人更少,找到能講又願意聽的人、還得等他在忙碌緊湊的生活中騰出一丁點的時間。後來她想,與其這樣天天耍自閉不快樂,把真實的感受化成文字給陌生人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一開始這個部落格原本只是一些關於生活的碎碎念,偶爾穿插記錄一點書籍心得,直到她因緣際會踏入試讀,這才跌進一群同好的懷抱,找到咫尺天涯的友誼。

曾在屏東生活一段時間的她,因一夕之間,從樸實單純的環境轉變成需要處處堤防暗劍及心機的環境,居住地的氣候也從艷陽高照變成陰雨綿綿,以至於朋友說她在南台灣熱力四射像個小辣椒、在台北卻鬱鬱寡歡,於是她將暱稱及部落格名均取名為「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一方面是想讓自己永遠保有如在南台灣那幾年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有著「這部落格是我為自己在陰暗環境中創造的太陽的意義。」

小辣椒的媽媽曾笑言就是因為她把家裡所有人該唸的書都唸光了,所以其他人才都不太愛唸書,加上相本裡有她拿著故事書,窩在床頭櫃或廁所裡的照片指證歷歷,「由此可知,我大概從還沒什麼記憶起就是會捧著書看的小孩。」她最有印象的是國中時開始迷金庸,曾為了把整套金庸買回家而省吃儉用拼命存錢,後來到了高中,因為課業繁忙一度忘記了閱讀的樂趣所在,直到大學才再度迷上村上春樹,從看第一本《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後便不自覺的喜歡上那種冷冽孤寂的感覺,「只是那陣子看書速度非常慢,一本書常常花上大半年還擺在床頭,直到這一年來,接觸試讀後才開始以倍數成長,接觸的書籍類型也開始多元。」

大體來說,她選擇閱讀的書籍多以人性探討為多,不管是驚悚類、推理類還是勵志、抒情類皆然。「我喜歡去看各種人的性格及行為,去看看那些人過得怎樣的人生,面對困境時會有怎樣的心態、做出怎樣的抉擇,加上我從事特殊兒童治療行業,所以若主題與醫療、兒童相關的便很容易吸引我去閱讀。此外,也因為自己非常喜歡文字撞擊產生的回音,所以如果設定是與書有關,並能引人深思的懸疑故事也總能獲得我的喜好,例如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o'n)的《風之影》便是最好的例子。」

小辣椒曾跟許多朋友說,「跳舞是生命、音樂是靈魂、書是精神食糧。」所以除了看書,她最喜歡的就是跳舞及音樂了。「雖然不很專精,但每週若不去跳舞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只要一聽音樂就受節奏快慢及曲風制約,就如同暱稱『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熱情的拉丁舞蹈及音樂是我的最愛,慵懶的爵士曲風則代表著我喜愛隨興及悠閒地生活態度,我用紅色過我的人生,亮紅為熱情、深紅為低調,我就是這樣一個集熱情和低調於一身的人。」

  • 告別的年代

    聯經  出版
    79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作者黎紫書是近十年來馬來西亞被看好的華文作家之一,1999年她的作品首度被引進台灣,其風格多變的寫作方式被多人稱道,我雖然是第一次接觸這位作者,但這本作品於深沈中歷經滄桑,簡約中道盡世間無奈,三個層疊的故事娓娓述來融合一氣,身旁街景在那筆墨中成了褐黃的顏色,空氣中有孤寂的氣味,有如燃燒著名為「時代」的薰香,用偽裝成迷惘的些許惆悵將人包圍。

    故事的寫作手法非常特殊,三層時空同時且重疊交錯的運作,既像三個橫向獨立的故事,又如歷經物換星移仍留存迄今的古蹟屋舍,用一條除允許時間流逝外其餘永存的縱貫線貫穿連結,彷彿你只要站在那裡,就能從現在看見過去那些從未抹滅的歷史痕跡。這樣的特殊手法一開始也許會令人感到跳躍夾雜有些難懂,但讀到中段後卻越發有韻味,待發現時自己早已與它難分難捨了,三個時空以書中書的方式呈現,每一個故事的人物均讀著一本「告別的年代」。

    第一層古早的年代中,故事的女主角杜麗安揮別自己的愛慕對象與過往生活,嫁給當時意氣風發呼風喚雨的私黨頭目鋼波,在那些興衰起落的過程中,杜麗安從羞怯生嫩的女孩成了生意手腕了得且搖曳生姿的女當家,感情上卻如寄託在浮雲上無從扎根,在鋼波、葉望生、葉蓮生三位男主角上繾綣徘徊,在與鋼波的女兒阿蓮的互動、與認識許久的姊妹談話、費心思想得而不可得的孩子等的千百個瞬間轉念,這樣的一個角色實是搶戲,故事中沒有驚天動地哭喊搶奪,卻沉靜的令人低迴不已,波濤洶湧的思緒、沒說出口的期盼,掩藏在獨立自主的行事手段及嫵媚誘人的肢體言語下,有如被一本厚重的「告別的年代」給封存。

    第二層的故事是在書中的現代,主角是正在看著這本訴說杜麗安故事的「告別的年代」的你,這個你的母親也是杜麗安,你正追尋著去世的母親遺留給他的疑問,找尋自己父親的蹤跡,這個你住在五月花的301號房裡,房裡會有偷偷潛入夢境的人與事,這個你有另一個孿生的兄弟J,他過著充裕無憂的生活時你卻有如分不清現實與幻境的幽靈,在幾近崩塌損毀的殘破瓦舍中看著這個時代,看著你自己正看著「告別的年代」的時代,你會以為自己就是那個時代的延續,可能是某個角色的後代,或許是書末被遺落的阿蓮的孩子,或許自己正是這時代的葉蓮生、葉望生,虛假真實與夢境現實間,幾乎迷惑了,到頭來已不知看的是書中的故事,還是書中的自己。

    「夢的書寫在書中佔了那麼大的空間,彷彿那是小說人物生命中無可迴避的一面大鏡。現實與夢像人生的晝夜,又或者如門,你無從知曉哪一面是正,哪一面是反」~p288(798)


    第三層屬於比較難懂的部份=, 這個像是你現在的時代,以評論及文學的手法,將一本真有其書的【告別的年代】和其作家韶子的書做引用節錄,並讓一個稱為「第四人」的匿名評論者去述說這本在韶子身後遺留下,卻備受爭議的作品,這位作家韶子的另一個身份是也是又稱作麗姊的杜麗安,她一生過著又低調又風發的雙面人生,不僅生平,連作品都留下許多神秘問號,第四人執拗地追著她的作品,卯足全力想進入這些文字並加以批判卻仍被阻隔在外,就像是這書始終也執拗地等待命中該翻閱他的人,這部份虛構又像真實的手法,讓人誤以為自己就是那個被允許進入【告別的年代】裡的命定者,得以窺見這書有如同時進行的三個時空,它有如每一層都被一面單面鏡隔開,處在下層的人無法逆向透視,但從其上卻一清二楚,從讀者的制高點望進去,反射的有如多面菱鏡似的,像有人在你的書裡放入一個又一個尺寸不同的方形鏡子,將書變成了不斷縮小的無底洞,讓人瞧不見底又不肯甘願罷手。

    讀到後來我一直在想這樣的故事到底還隱含了多少沒說出的意境,那感覺在心頭說不上來,不曉得其中的惆悵成份居多,還是嘆息的比例明顯,年代是一條不見終點的水平線,分開人總是誤以為相連的天與海,擁有與失去成了來去無跡可尋的海鷗,盼望與期待成了偶而浮上海面的鯨豚,分與合與每個年代獨有的悲哀,讓心頭有滄桑的氣味,在咖啡廳昏暗的燈光下,文字也多了泛黃的氣息。

    「讀那些連綿不絕的描寫讓你覺得像掉進一條不深不淺卻奔流湍急的長河。那河裡盛的是時光、流年,比水或空氣都更難駕馭。」~p290(800)


    在我喜歡的歌手信的「告別的時代」一歌中
    「該 期盼模糊的未來 還是為 紀念一時的痛快 該 迷信感情的能耐 還是要 臣服天意的安排」
    作為背景,我開始分不清我是正在告別這本書,還是開始眷戀以為已經遺忘的年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