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出版前哨
2011.03.18
精神科醫師的侍母抗癌記
文/陳靜惠(夏日出版總編輯)

當精神科醫師也是癌症病人家屬的時候,正是作者吳佳璇醫師描寫命運之輪轉到自己頭上時,接與不接這案例不再是願意與否的問題,是必須正面面對的艱難過程。曾經服務於臺大醫院十年的作者,擁有豐富的專業背景與臨床經驗,近年來也支援臺東監獄、榮家、校園與社區精神醫療,足跡遍及山地部落與離島,深感國內心理腫瘤學照護模式的缺乏。然而,卻也因著母親罹患胰臟癌,以「癌症病人家屬」身分,進修緣分未了的心理腫瘤學。
繼上一本記錄母親初步確診和治療的《2014170085987》,3月31日出版的新書《戰鬥終了已黃昏》同樣以日誌體呈現,續寫母親二度復發後的治療過程,依著躋身癌症過來人(cancer survivorship)、確定復發(recurrence)、水來土掩的緩和治療(palliative treatment)、後援部隊大考驗(supportive care)、轉移(metastasis)、最後一搏(targeted therapies)、急轉直下(septic shock)、終章(end of life care)……等重大病情轉折處分為八大章節,處處可感受到作者在身為家屬的切身焦慮感受中,試圖撐起精神科醫師應有的專業應對,並奮力記錄下這一切過程,看似雲淡風輕的字裡行間,無一不讓閱讀者揪緊心弦、感同身受。
在感性的記錄文筆之外,每章章末更附錄數十條「醫學名詞解釋」,內容豐富扎實,涵蓋腫瘤醫學、營養學、居家照護、安寧療護,並不侷限於精神醫學,而每一條都在作者的逐條查閱資料才敢落筆。作者並將分享實用的延伸書單、癌症醫療實用網站,以及居家照護、安寧照護實戰指南,溫柔陪伴讀者度過最難熬的癌病末期時光,完整達成「最具專業與同理心的抗癌歷程病人誌」「最實用的本土心理腫瘤學手冊」的出版期許,確實為當代臺灣癌症醫療留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