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1.04.22
《貨幣戰爭》宋鴻兵的如椽大筆
文/羅彥勳(資深財經記者)
幸好,偌大的中國13億人口中,確實有能人:43歲的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適時提出「盛世危言」:「不要以為美國人說的目前世界只有中國和美國哥倆好可以平分天下,人家這樣說,無非是看上你的錢,中國這幾千億要是買了美國國債,那就是深度套牢,再也拿不回來了!美國的國債,肯定在市場上會一直貶值,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紙幣可以一直升值。」宋鴻兵的結論是:「只有黃金和白銀才是真的諾亞方舟!」
這是多麼一針見血的評論,適時讓中國人不要自我陶醉,陷入經濟成長階段中的重大陷阱,實際上,宋鴻兵的激越言論才是真正的愛祖國,真正的讓中國人清醒,可以不要用幸災樂禍的心情看美國人的金融泥沼,可以摒除自我感覺良好所可能犯下的大錯,才能逐步走上發展的坦途。
留學過美國、在美國聯邦政府催生的兩家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當過高級諮詢顧問的財經作家宋鴻兵,是當前華文世界最有人氣的金融領域作家。
這個頭銜不簡單,因為金融業的專業門檻很高,寫得淺只是給學生當入門書,寫得深又曲高和寡,沒有影響力,其中尺度拿捏,頗有難度。
宋鴻兵卻能一擊中的,將他的著作寫成暢銷書,還引起兩岸政界領導人普遍矚目,視為論點深中肯綮的另類中國「國富論」,凡中國各級領導,在當前擘畫國家發展藍圖的過程中,尤其是不可漏讀的、可能改變歷史的好書。
2007年,中國大陸出版市場突然出現一本「很硬」的財經書,宋鴻兵的第一本《貨幣戰爭》(遠流),立刻引來專業財經書利基出版領域中、很久沒有看到的「洛陽紙貴」的現象。
一本以圈內人才有充份能力理解、參與思辨的專業國際金融為主題的書籍,能夠熱賣,引起中、英文媒體跟風,持續引爆討論「人民幣是否應該和美元並列為國際清算貨幣之一」話題不斷,深入分析:其背後一定有整個社會情緒參與發酵,而作者宋鴻兵就是以他的如椽大筆,體現了中國在出版、專業財經寫作領域上的「中國崛起」的重大意義。
宋鴻兵因此一炮而紅。自2007年以後四年,他針對「貨幣與國力」的辯證關係,連續出版的三冊《貨幣戰爭》,其中剛問世的第三冊《2015610053979》(遠流),探索清末大資本家、「紅頂商人」胡雪巖「萬丈高樓樓倒塌」的重大線索之一就是:國際金融界的大陰謀,美國、日本、歐洲列強等財經領域的另類「八國聯軍」,為了搞倒中國,先摧毀中國的民族資本家胡雪巖。這個論點,可以說是別開生面,揭發昔日史家所未見。
華文世界的讀者因此對這位過去並沒有名氣的財經作者,非常好奇,仔細看他的學經歷,發現他是一位大陸土生土長的「海歸派」,22歲以前在中國大陸念完遼寧省的東北大學、之後很辛苦擊敗很多同儕取得留學資格,在他留學美國努力積累自己的財經專業實力期間,他申請進入了在華府的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幾年後以雙主修:獲頒教育碩士和資訊工程碩士兩個學位;之後,他申請專業實習的名義留在美國,定居幾年的期間,他更難得的,能夠憑真本事應聘進入美國聯邦政府指導成立的「房利美」(Fannie Mae)公司,當過「房利美」專職的資深高級諮詢顧問,這些學歷、經歷,都非常漂亮而紮實。
才初步入中年,白皙清秀的讀書人面孔,四川籍的宋鴻兵,可以說是華文閱讀市場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支健筆。他的一枝如椽的巨筆,像是民初的啟蒙大師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枯燥艱難的金融知識,被他寫得生花曼妙,讓全球華人讀者讀得胸臆翻騰,一股愛國情緒不吐不快,這就是到目前為止三冊的《貨幣戰爭》最成功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