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06.09

從失落的千手觀音畫像展開的玄妙推理小說

文/歐陽瑩(博雅書屋主編)
如果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相聚,那麼當初有幸編輯《千手觀音:失落的畫像》一書,也是一種說不出的奇妙緣份。當作者李念祖老師跟我說這個故事時,當場就為之著迷,心裡也油然升起一股奇妙的感受,總覺得「怎麼會這麼巧」?因為從小,自己都一直和觀音菩薩很有緣份,而且家人亦然,甚至長大後,家中為安放祖先靈位而需設一神桌,在未有任何預設的情況下,也很巧合的經由一位長輩,請來了一尊千手觀音。聽了作者的故事,還不免回去端詳家中這尊千手觀音的造型,這才明白,原來菩薩的形象與造型,竟也有如此玄奇與精彩的故事藏於其後。

沒錯,這個故事,主題談的並不是菩薩救苦渡人或禪理頓悟的故事,也不是宗教勸人向善的故事,說的正是一幅失落的千手觀音畫像,是一個以真實史料為本而發展出來的獨創小說,這幅畫在歷史上也曾真實存在過。佛教史上眾所熟知的玄奘大師,從西天取經回來之後,在唐高宗的同意下,於西安建了一座慈恩塔(即現在的大雁塔),以安置他從天竺帶回的經卷、佛像與舍利。高宗又命當時的宮廷第一畫師尉遲乙僧,於塔內繪了一幅絕世精妙的千手觀音像。這個故事,講的就是這幅因塔崩而毀,後世再也無緣得見的畫像。

說到這裡,看倌必然要質疑了:「既然後世無緣得見?那麼又要從何說起呢?」當然,這就是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和玄妙所在。在故宮,藏有一幅〈佚名宋人畫千手觀音像〉,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線索來源。從這幅可能臨摹自尉遲乙僧的畫作,可約略推測出,壁畫最初可能有畫樣流傳下來。從這幅畫作中,也可約略想像出,尉遲乙僧的畫作是如何的精妙與難以言傳。

那麼,這裡又出現第二個問題:「這幅千手觀音像,究竟是如何的奇妙和特別?和我們一般所見的千手觀音像,又有何不同呢?」在我們印象中的千手觀音像,幾乎大同小異的,觀音的千手是以環狀式的排列於其身後,也許有大手小手之別,也或者有單面或多面的不同,手中則持有各式不同的法器,但大略不出此等造型,僅是細節描繪有所不同。但書中尋找的這幅畫作,又是什麼樣貌呢?看倌若感到好奇,不妨先點選一下故宮的網址,詳細看看〈佚名宋人畫千手觀音像〉背後的千手造型,那全然不同的千隻手、每隻手中托有一眼,是真正的「千手千眼」,再加上靈動細緻的筆觸、非簡單規律的排列、每隻手各有姿態的造型,與一般常見的構圖全然不同。況且,光是摹本都如此精彩,更何況原版畫作!說至此,又讓編者想到,當時請美編重新繪製小部份的手以製作封面時,美編曾讚嘆的說:「我終於明白這幅畫的偉大了,光是重描,我一整天下來也只能完成一小部份」。

本文一開頭,曾提到了「因緣」二字,在這本小說中,書中的人事物,也是如此這般的巧妙交織互動,才成就了這一故事。如作者引用華嚴宗澄觀大師所言:「萬行交雜,緣起集成」。人世間的事不也正是如此?我們都依著無可言說的造物主安排,在人生該行至何處時,很自然的走至此地、成就某事、也學習到了什麼,人們口中常提的「緣」這一字,在書中有淋漓盡致的發揮。而這些,都只不過是書中一隅而已。作者為完成本書,跟書中主角一樣,走訪了美國、秘魯、台灣、尼泊爾、雲南等地收集資料,可說是一趟大膽假設並精彩推理的佛教藝術追尋之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