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1.06.06
建國百年「鐵路節」 鐵道故事知多少
文/編輯部

今年為迎接建國百年「鐵路節」,台鐵特別擴大在全台廿三個車站舉辦活動,最受矚目的是花蓮站將開放民眾搭乘,由昔日東線特有窄軌蒸氣火車拉動的木造「黃皮仔」客車,機會難得;苗栗竹南站則有一日站長體驗活動。台鐵表示,今年高達廿三個車站有活動,像台東站要送建國百年鐵路節紀念票卡,高雄、斗六、新左營站和新營站則有鐵道人文攝影展,嘉義站則端出舊車票展,對於鐵道迷而言,現在一定就開始就引頸企盼了。
然而為什麼鐵道文化的保存如此重要呢?從小生長在台灣的人,想必都有些值得回憶的鐵道記憶。因為我們美麗的寶島,曾是一個處處有火車、遍地有鐵路的「鐵道王國」。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曾是最先進交通工具的鐵路,卻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幸而,在一些鐵道介紹的書籍中,讀者將可以重拾這些美好的鐵路時光與故事。

此外,回想起50、60年代搭火車時,可曾看到在火車飛快通過時,鐵路人員在火車上,單手勾起掛在車站上的圓圈圈特技(電氣路牌套),或是在鐵路平交道上,聽著噹噹噹的警示聲及看著電氣路牌的變動後火車飛速從你眼前通過,這個不起眼的動作,卻是管理火車、確保火車行車安全的管理制度,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及鐵路地下化的實施,這些景象也已很少見到了。不過,透過《東亞細亞非自動地帶:消失中的號誌機與路牌(隨書附贈台、日、韓鐵支路風景DVD)》(東佑文化)一書,讀者將可以重拾這些令人懷念的鐵路記憶。
適逢6月9日「鐵路節」,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回味這些古早的鐵道故事吧!
*文中圖片,由遠足文化提供,出自《台灣鐵道文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