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06.20

滴水不漏的保護他不如教他自我保護的能力

文/謝淑美Carol(奧林文化&大穎文化總編輯)
從孩子一出生,每一個媽媽便戰戰兢兢的深怕親愛的孩兒稍有閃失,我以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不是爸爸媽媽親自無時無刻的盯著、守著,而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

荳芽、蝴蝶還是baby時,我沒有在家裡的裝璜上做特別的安全措施,樓梯沒有扶手、地板沒有軟墊,一切照常。小小荳芽剛剛學會走路,對樓梯好奇,幾次作勢要爬上階梯時,我不阻止,只是守在她身邊、鼓勵她放膽試試看。小小蝴蝶對電源插座有興趣時,我不對她說「不行!」,我坐在她身邊和她一起研究這插座到底有什麼好玩。

孩子還小的時候,通常對危險不太有具體的概念,他們只是覺得好玩和好奇!硬是拉開孩子,把他們和這些大人眼中深具危險性的物品隔離,徒然挫折孩子的好奇心而已,避得了的危險也只是一時。

陪孩子探索、讓他明白危險之所在、如何自我保護,這安全才會是永久的。

荳芽三年級開始,我讓她自己走路上下學。很多朋友或讀者問我:「妳不擔心嗎?」
我反問:「將來妳的孩子二十歲了,她獨自出門,妳擔不擔心呢?」
大家一致的回答:「當然還是擔心!」
是的。孩子十歲,媽媽擔心;孩子二十歲了,媽媽還是一樣擔心。問題顯然不在孩子幾歲可不可以做什麼事,而是媽媽敢不敢放心讓孩子去學習他應該要會做的事。

小三之前,我還天天陪荳芽上下學時,每一天的陪伴,我都在教她如何獨自走這一段路、如何保護自己。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有人侵犯妳要如何求援、不要獨自走偏僻小路、也不要太靠近路邊的停車,免得車裡突然有人拉妳進車……

我把我所能想到的自保之道跟她談,把我所能設想到的壞狀況讓她預防。然後,讓她體驗真真實實的生活,自生活裡培養應變能力、機智和勇氣。
時候到了,她該獨自了,我便放手讓她自己走。
我依舊擔心,這是每一個作媽媽的宿命。但我同時也是充滿自信的。我知道,我的孩子會像我保護她一樣的保護她自己。

這個月我出版了一本新的童書繪本──《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透過這本書,我想和孩子討論的是另一種更積極的保護自己的方式──面臨惡意的欺凌時,該如何捍衛自己。

不只是校園,在現實生活裡,大欺小、強凌弱的事件總是不斷的發生。事情臨到自己頭上時,有時總還是想「忍一忍就過去了」;如果自己是個旁觀者,便更有可能選擇事不關己的漠視了。而,漠視,正是不公不義的幫凶。

還擊惡霸不一定只能以暴制暴,在《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這個故事裡,猴子寶寶在媽媽的支持下,以溫和的態度但堅定的口吻勇敢的對施暴者說出「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的諍言,保護自己也勸導對方。值得喝采!

媽媽的天職是保護孩子。但是,我以為媽媽更重要的責任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畢竟──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守護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