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1.07.01

有川浩的揪心/奇蹟之旅——《阪急電車》

文/何曼瑄(時報文化特約主編)
「一輛電車上搭載了多少人,就承載了多少段不同的人生……」

阪急電車》(時報文化)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川浩作品。這部作品的舞台是阪急電鐵中很小的一條支線「今津線」,只有八個站單趟才15分鐘,平均每站間距不到2分鐘車程。就在這短短路程中,偶然相逢的旅客,將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光是這個令人共感十分強烈的主題就已經夠吸引人了,除此之外,被安上「單程15分鐘的奇蹟」的《阪急電車》和其作者有川浩本身,也造就了好幾個奇蹟!

有川浩2003年出道,2009年在日本已經紅到《達文西雜誌》要花十幾個跨頁的篇幅來介紹這位作者和她筆下的人物,讓有川浩邁向國民小說家之路的作品,可以說就是這本《阪急電車》——2008年出版,連續紅了三年,今年四月由中谷美紀、戶田惠梨香主演的改編電影上映,賣破十億日圓電影票房,書籍銷量也突破105萬部!

「甜死人不償命」+好看到令人揪心不已的寫作


日文裡面說「胸???」就是指「令人揪心」,通常用來形容戀愛的酸甜悸動,有川浩的文字,完完全全就是得用這個詞來形容,一旦開始閱讀,心就這樣被揪住,只得一路向下讀,直到看完那一刻才能喘一口大氣,心中充滿無限滿足。這麼好看的小說,怎麼我以前都沒有注意過這個作家呢?!研究之下才發現,有川浩這個人的寫作面向之多變,實在令人嘖嘖稱奇,「自衛隊三部曲」「圖書館系列」是什麼?看書名摸不著頭緒,看網友心得分享更是一頭霧水,因為「罵聲」不斷、「抱怨文」不絕,但是……全部都是因為「太好看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太過分了怎麼可以這麼閃!」這樣的評論,自衛隊、圖書館這樣的主題,是要怎麼閃光?原來有川浩的寫作風格根本就是「軍武頭愛情身」,明明是SF科幻小說設定,結果最後裡面所有人都甜甜蜜蜜大談戀愛,或明明在講媒體和出版自由這麼嚴肅的論述,讀者卻看得嘴角微笑眼角泛淚,心被揪著讀完之後還以一種「我就是喜歡這款啦」的語氣「罵」道:「有川老師的作品真的是甜死人不償命!」

這就是傳說中「面向大人的輕小說」!


由於有川浩在日本是參加角川出版社舉辦的電擊遊戲小說獎獲得大賞出道,因此一開始以及作品被引進台灣時,皆被歸類為輕小說作家,雖然有川浩寫作題材非常多變,後來更不斷擴展寫作面向到一般小說範疇,無論是獲得2010年度「本屋大賞」第8名的《植物圖鑑》(台灣角川書店),或是改編日劇由二宮和也主演,獲得2010 年秋季日劇收視冠軍的《飛特族買個家(暫譯)》,皆是叫好又叫座的大眾小說作品,但即使如此,有川浩至今仍稱自己為「輕小說作家」,但是,她的作品是「面向大人的輕小說」。但是對於平日沒有看輕小說習慣的讀者來說這太複雜了,輕小說就是輕小說,還面向哪邊哩。又或是對於日本自衛隊沒有特別興趣或研究的讀者,看到這樣的設定題材也不容易下手,但是我敢擔保,《阪急電車》絕對會改變這一切情況。

因為,有川浩的寫作輕不輕根本不是重點,軍不軍武、科不科幻,都不重要,有川浩作品最吸引人的,其實是她對每一個角色精準生動的立體描寫,而這一點,在《阪急電車》這部作品中表露無疑。有川浩曾說:「我筆下的角色大都有自己的意識,我常覺得自己只是拿著攝影機在追著他們跑。一個故事結束了,其實只是我把攝影機收了起來。那些角色還是在他們的世界過著自己的日子,儘管現在和他們告別,難保未來沒有再和他們重逢的時候。」更何況撰寫《阪急電車》時,有川浩本人就住在阪急今津線沿線,她的「攝影機」所拍攝的畫面鮮活到讓你在閱讀過程中彷彿就在和書中角色搭著同一班電車一樣,不只看到了書中角色的故事,也不禁思考起自己的人生了啊!(但請放心,有川老師作品的閃光度絕不因主題轉變而縮水!)

你準備好體驗有川浩的揪心文字了嗎?《阪急電車》7月抵台!

*文中有川浩照片,Photo by Yuki Sakane,由時報文化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