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07.04
杜拉克原來可以這樣讀!
文/陳柏昌、梁心愉(新經典文化編輯)

過關!變身小說家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新經典文化)這本書的作者岩崎夏海,原本是個喜歡創作的演藝圈幕後工作者。他想當小說家,可過程一點都不順利;「被退件,是家常便飯。」岩崎自嘲地說。但儘管如此,他不放棄,總想著有一天,要讓當初拒絕他的出版社刮目相看。提起當初如何讀到杜拉克的書,他透露出自己的「幸運」。很多人是為了工作而必須把《管理》找來讀,他可能有一群難搞定的員工;或是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期許自己有一天能當上主管。然而,岩崎卻是為了要「打怪」。他說:「2005年當時很紅的線上遊戲『太空戰士』,有一關必須要一群玩家合力才能擊敗怪獸而破關。但隊友都只是線上的泛泛之交,其實並不認識,很難真的同心協力合作破關,結果就一直卡在那裡無法晉級。有一次,我意外地在某個玩家的心得裡看到他引用彼得.杜拉克的名言,說如何應用這些名言而破關。當下覺得真是太神奇了,就衝去書店把書買回家了。」
沒想到一讀才發現這內容跟線上遊戲一點關係也沒有;更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接觸管理學的岩崎夏海竟然讀得感動落淚。「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寫得非常精采,我把他的創作視為藝術品。我雖無法寫出如此出色的作品,但我也許能寫一本讓大家好好欣賞這個藝術品的指南書。」
不計較輸贏的情誼,靈感就是AKB48
岩崎夏海如此誤打誤撞「邂逅」彼得.杜拉克的這一段美麗錯誤,加上他天馬行空的創意能量與動力,在遇到當時參與宣傳工作的少女天團AKA48後,故事就成形了。每次與AKB48團隊一起工作,看著成員在龐大壓力下或彼此競爭、或互相扶持,讓他感受到超越勝負得失的友情可貴。岩崎夏海突然想通了,「不計較自身利益地為對方著想」,這不就是彼得.杜拉克管理學的起點嗎?
接者,他從幾位成員看到了他書中角色參考的人選。岩崎說:「故事主角川島南的原型,的確就是AKB48的峰岸南。她是一位頭腦清楚靈光的女生,在團體中是帶頭發言者,能適時掌握氣氛,似乎具有管理者的特質。但缺少了很重要的執行力,以致她會往更壞的方向思考,有時會出現難以掌握的行動。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孩子,我在她身上彷彿看到我自己。」這個鮮明的角色形象成功奠定了故事的基調。另外,書裡宮田夕紀的原型則是做事總全力以赴的大島優子;學妹經理北條文乃的原型,則是不服輸的渡邊麻友。「說是原型,其實是參考了他們在團體中外顯出來的個性與特質。一個團體中有各種不同性格與特質的人,每個成員都各司其職;我想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組織(並不只有企業),有組織就需要管理。」岩崎這樣說明。
重新找回與團體緊扣的核心價值
有些嚴厲的讀者質疑,讀完這個故事真能懂彼得.杜拉克嗎?雖然,上田惇生教授給予這本書相當直接的肯定,但岩崎夏海毫不猶豫地坦言,讀完這本書「鐵定無法通透管理學」,而衷心希望有更多讀者能親自閱讀杜拉克的著作。他謙虛地認為,日本現在一片重讀杜拉克的熱潮,並非這本書的功勞,他只是適時地提供另一種重新接觸經典的方法。岩崎夏海認為,這本書的受歡迎,反映出現代人在價值觀多元、日漸紛亂的社會中,一種對於共同價值觀的渴求。大家心中那股被個人自由沖淡的、與團體緊扣的連結感,其實並未熄滅。一個人可以成就很多事,但是一群人,則能完成不可能的夢想。這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在「如果杜拉克」現象風靡之際,重新喚醒人們心中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