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07.28
如果哈利波特是法國人,那會是怎樣的故事?
文/Liz(三采文化編輯)
在法國,《魔法歐克莎》(Oksa Pollock)早在2010年正式出版之前,就已經是一套被青少年們口耳相傳的熱門作品,因為她的兩位作者在2007年便將作品自行出版——沒錯,跟J. K.羅琳一樣,捧著書稿去出版社毛遂自薦,結果一直被打槍;不相信這套作品無法市場的兩人決定自行出版——結果一炮而紅。
某次書展上,有群青少年特別跑去XO出版社,義憤填膺地說:「這麼好看的故事,你們怎麼可以不出?」XO的社長貝何納‧非索(Bernard Fixot)於是連夜看完書稿,深深覺得:這就是法國版的《哈利波特》!於是義無反顧地簽下它,接著書稿陸續賣出了21個國家——這也許就可以回答「為什麼我要再看第二套《哈利波特》?」這個問題?
從飲食、教育到小說,法國文化一直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既悲觀又優雅、既現實又美麗,我想這可以很好地形容《魔法歐克莎》這套作品——完全不同於英式風格的《哈利波特》——在第一集裡,年僅13歲的歐克莎既有這個年紀孩子應有的衝動(甚至是魯莽)、太過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勇往直前的無畏精神;但是當她發現自己一夜間有了超能力,後來又得知自己竟然是某個「地圖上也找不到」國度的王位繼承人時,她對於種種改變的恐懼與憂慮,一下歡喜一下自責,與外表勇敢、內心脆弱的心理對話,那種讓人以為不該屬於13歲女孩的體貼與聰慧,簡直讓人又感動又心疼!
此外,作者大大發展了連《哈利波特》也不多見的魔幻動植物——像顆馬鈴薯的傑托列斯,頭上頂著髮質傲人的捲髮,最大的樂趣是取笑別人;長得像外星人的瘋癲客是波洛克一家的管家,擅長用熨斗跟烘衣機製作美味的食物與三明治;長得像海象的「不足」,反應永遠比別人都慢上很多拍,成為傑托列斯最愛捉弄的對象;比金絲雀大一點的真相鳥,非常怕冷,一冷就發神經;植物果哈諾非常脆弱、膽小,聽到風聲草動就陷入焦慮,動不動就昏過去,唯有聽蕭邦的鋼琴曲才感到舒服(果然是喜歡蕭邦的法國人想出來的點子)……就像一齣成功的動作片那樣,這裡面有栩栩如生的魔法對決場面,卻又少不了複雜的陰謀、個性鮮明的角色,劇情進展快速加上時而爆笑的台詞與對話,讓我非常能理解所有法國青少年為之瘋狂的原因!
從飲食、教育到小說,法國文化一直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既悲觀又優雅、既現實又美麗,我想這可以很好地形容《魔法歐克莎》這套作品——完全不同於英式風格的《哈利波特》——在第一集裡,年僅13歲的歐克莎既有這個年紀孩子應有的衝動(甚至是魯莽)、太過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勇往直前的無畏精神;但是當她發現自己一夜間有了超能力,後來又得知自己竟然是某個「地圖上也找不到」國度的王位繼承人時,她對於種種改變的恐懼與憂慮,一下歡喜一下自責,與外表勇敢、內心脆弱的心理對話,那種讓人以為不該屬於13歲女孩的體貼與聰慧,簡直讓人又感動又心疼!
此外,作者大大發展了連《哈利波特》也不多見的魔幻動植物——像顆馬鈴薯的傑托列斯,頭上頂著髮質傲人的捲髮,最大的樂趣是取笑別人;長得像外星人的瘋癲客是波洛克一家的管家,擅長用熨斗跟烘衣機製作美味的食物與三明治;長得像海象的「不足」,反應永遠比別人都慢上很多拍,成為傑托列斯最愛捉弄的對象;比金絲雀大一點的真相鳥,非常怕冷,一冷就發神經;植物果哈諾非常脆弱、膽小,聽到風聲草動就陷入焦慮,動不動就昏過去,唯有聽蕭邦的鋼琴曲才感到舒服(果然是喜歡蕭邦的法國人想出來的點子)……就像一齣成功的動作片那樣,這裡面有栩栩如生的魔法對決場面,卻又少不了複雜的陰謀、個性鮮明的角色,劇情進展快速加上時而爆笑的台詞與對話,讓我非常能理解所有法國青少年為之瘋狂的原因!

